税力量助育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2024-05-24 19:26:37

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海祥 通讯员 童凡 吴舒 黄光红)近日,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落户广州大学城。4月,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下称“亿航智能”)获得中国民航局正式颁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广州低空经济领域近期可谓喜讯频传。

除了坐拥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深耕电动垂直起降和飞行汽车研发制造的本土企业外,广州还集聚了不少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中游企业,经营范围涵盖研发设计、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集成应用及服务等环节。据了解,仅黄埔区目前就已有低空经济领域企业5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单项冠军3家、上市企业9家。据介绍,广州去年已完成低空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是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总规模达到2100亿元,到2035年达到6500亿元。“打飞的”作为日常交通变得指日可待。

十年追得载人梦

在广州大学城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发布活动上,正在演示飞行的旅航者X2备受瞩目,动画片中在路上疾驰的汽车突然腾空而起的画面,眼看即将变成现实。

“航空技术和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耦合,相当于把两个皇冠级的工业体系汇聚在一起,研发壁垒极高。”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介绍,小鹏汇天成长于广州大学城,现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我们的飞行汽车在这里起飞意义非凡,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落户广州大学城对于我们早期的测试、路线的运营、空中商业模式的探索,都会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小鹏汇天“天空梦”的实现,少不了不断“加码”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增添动力,“2023年我们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3亿元,得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研发和智能化制造当中。”“希望借助国家大力的税惠支持,小鹏汇天能抢先谋划开发、开放文体旅游、应急救援、公共服务等低空应用场景,带动延展出更多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集聚集群发展,让‘打飞的’早日实现!”对于未来,赵德力信心满满。

无独有偶,全球首个集齐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及生产许可证“三证”的亿航智能,其副总裁贺天星也提及了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对于亿航智能十年梦成的助力:“相较于传统航空器,我们这款EH216-S在技术架构、构型、性能、功能、运行模式和飞行环境等方面均有巨大的差异,而且之前各国都没有适用的适航审定标准。我们经过近10年的技术攻克和创新,以及对相关适航标准的探索,才达到今天的成绩。我们每年都有大量的研发投入,大量的资金是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自2023年起,企业7月份预缴申报时,可就上半年发生的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无需等到年度汇算时享受优惠政策,更加有效提升了资金利用效率,此外还有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即征即退、出口退税等税费优惠政策,都为我们充盈了资金。”

以机代人具雏形

相较于正在孕育完善的载人“飞的”,无人机的应用已越来越普及。除了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拍照拍摄,无人机正逐渐登上应急救援、公共服务、低空物流等应用场景的舞台。

“像电力换流站巡检工作,靠人工巡检的话,光爬杆塔上下就要花费3至4小时,用无人机智能巡检替代人工,原来需要1个月才能完成的巡检任务,现在1天就可以完成,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效率都大为提升。”广州中科智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智云”)负责人林典润正介绍企业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智能管控作用系统,“此外,我们还能通过AI巡检智能分析助手进行智能航线规划、生成巡检报告。”

“在洪水等气象灾害现场,我们的系留通讯无人机就可以作为高空基站,为现场人员提供应急通信保障。前不久,我们参与了清远的洪水救援,为救援指挥部周围6公里范围内的救援人员及民众提供120路公网通话,16路高清视频传输链路,部分恢复了公网通讯。”在广东中科瑞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瑞泰”)摆满了各色产品的样品间里,技术副总李捷博士正围绕几个被折叠了飞翼、颇具未来感的“黑方盒子”展开讲解。

中科瑞泰致力于研发生产运用于消防应急救援等场景的无人机,已自主掌握工业级无人机全环节关键技术,拥有超40项核心专利。“除了应急通信保障,我们还自主研发可载重40至80公斤的工业级大载重无人机,满载能续航20分钟,飞2~3公里。”李捷展示着一个黑色的“大家伙”,4个机翼展开的轴距可达2.20米。

不过,对于挖掘无人机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商业化的低空经济市场,林典润和李捷都表示还需要耐心和坚持。“对新兴产业需要更多耐心和坚持去等待市场的培育。中科智云从2017年成立,直到2022年才有应税利润,我们也是在产品应用中发现了无人机替代人工的客户需求和市场前景,才逐步涉猎低空经济领域。”林典润相信国家的重视、网络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渐完善,会让低空经济赛道未来可期,“对我们这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22年国家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50%升至75%,2023年又再增至100%,给了我们更多投入的资本和等待的信心”。

关联产业竞涌入

相比他们的等待,今年恰逢成立十周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曼克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曼克维”),则属于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晋弄潮儿。“在低空经济中,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是保证飞行器行驶安全的基础。曼克维作为天地一体化通信和雷达感知技术的行业领军企业,立足通信行业10年,在低空通信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通过把通信和雷达这两个以前看来毫不相干的系统集合在一起实现通感一体,应用于低空经济。”副总经理年金平笑称,在曼克维看来,低空经济是一个移动通信领域的金矿,像相控阵天线及其他卫星通信终端产品,现已运用到石油与天然气、旅游、渔业、远洋运输、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3月,我们还组织举办了低空雷达AI算法人才技术研讨会,希望能突破更多低空经济技术,挖掘更多应用场景。”

得益于一直以来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曼克维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产品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年金平介绍,现在出口收入占了企业营业收入的大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入RCEP等举措,为我们参与国际市场开拓了更顺畅的道路,比如收汇手续变得更加简单、更有时效性,减轻了企业的工作量。此外,税务部门大力落实出口退(免)税政策、简化申请流程,2023年我们享受出口退税900多万元,基本都是两个工作日内到账,对我们这种前期需要大量投入研发的企业来说,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