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卫广州——广州城防史迹展”正式开幕,还有越博研学City Walk等你来参与!
2024-05-15 21:06:11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丽霞 通讯员 刘思铭)为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越秀文物博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及“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结合2024年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5月15日,由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越秀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越秀区旅游发展中心主办的“倾听历史足音 探寻城市古今——2024年越秀区‘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在南粤先贤馆举行。

此次活动启动了“拱卫广州——广州城防史迹展”,并发布了中国旅游日越秀旅游新路线,同时还推出了“近代广州城的三重门户”主题讲座以及“探寻越秀——越博研学CityWalk”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以城防视角,触摸城市宽度

“拱卫广州——广州城防史迹展”由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主办,由越秀区博物馆承办,并获得了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的倾力支持。展览梳理展示古代至近代期间广州城市防御体系的考古发现及保护成果,突出广州自古以来作为中国“南大门”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拱卫南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展览展出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至7月24日。

“倾听历史足音 探寻城市古今——2024年越秀区‘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在南粤先贤馆举行。越秀融媒体中心李文博摄


此次展览首次全面展示古代至近代期间广州城市防御体系考古发现及保护成果。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克义介绍,古代城市的防御体系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物考古部门40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广州至今保留下来的城墙、濠涌、炮台等相关城防史迹约30余处,具有范围广、类别多等特点。因此,认识广州城防体系的发展变化,可以对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产生更加全面的历史认识。

展览现场。越秀融媒体中心李文博摄


本次展览展示古代至近代广州城防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文物考古发现,汇聚展出98件/套城防史迹出土文物、约20处城防史迹考古发掘项目资料,通过“广州城的兴起”“广州城防建设”“保护与利用”三个部分的内容,生动呈现广州2200多年来“城址未移、中心不改”的城市发展特点。

展出文物。越秀融媒体中心李文博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展出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与广州南明政权相关的铁炮。越秀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讲解员李德君介绍,历史上,广州有三朝古城之称,其中就包括了明末清初以广州为国都的南明政权。2019年8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开展翻修工程时,在院内位于2014年发现明城墙的东北侧,临近城墙所在区域发现了一门铁炮,铁炮铭文中有“弘光元年(1645)”等信息。铁炮铭文字数较多,花纹繁缛,不仅是现存南明铁炮中难得的精品,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与广州南明政权相关的铁炮,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前期,经过文物修复专家的除锈、脱盐、缓蚀、封护等文物保护措施,修复后的铁炮重现精美的纹饰与铭文,并在本次“拱卫广州——广州城防史迹展”面向公众展出。


以定向越野,丈量文化厚度

活动当日,主办方联合发布了“追随南粤先贤踪迹定向越野”越秀旅游新路线。该路线以“千年历史润花城 越秀文博焕新颜”为主题,结合“文博”+“旅游”+“研学”多个元素,创新文旅文博新玩法。该路线经发布后将面向越秀区全体中小学生开放招募,计划于5月18日博物馆日当天开展2场公益性研学活动,后续将每月举办1场免费公益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学生将以“文博文旅体验官”的身份,通过定向越野和剧本杀的形式,前往越秀各处文博文旅景点中进行“寻宝”,解锁越秀文博文旅“新体验”,用脚步丈量广州城市历史文化的厚度,实现精神文化素养与身体运动机能的“双提升”。

现场表演。越秀融媒体中心李文博摄

以考古实践,传递历史温度

越秀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主任柯林海透露,博物馆日期间,越秀区博物馆将配合“拱卫广州——广州城防史迹展”的展出,持续打造、提供高品质的博物馆教育“金课”,推出融“博物馆热”“考古热”及“体验式文旅”于一体的“探寻越秀——越博研学CityWalk”活动,以及“近代广州城的三重门户”城防专题讲座,带领公众走近身边的那些城防史迹。

参观展览。越秀融媒体中心李文博摄

“探寻越秀——越博研学CityWalk”活动作为“拱卫广州——广州城防史迹展”的内容延伸及动态补充,第一站探寻将从南粤先贤馆开启,随后考古爱好者们将“亲临历史第一现场”,走入“小马站-流水井古城墙遗址考古工地”“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等城防史迹点,通过“边看边走、边走边学、边学边研”的方式深度探寻城市文脉。同时,越秀区博物馆还将邀请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克义以“近代广州城的三重门户”为专题开展讲座,李克义老师将结合他在考古一线的工作实践,带领公众回溯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让历史的传递变得有温度、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