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探索“五清”融合发动全民参与,推动水塘河道清淤113.9万立方米
2024-03-19 20:36:49

信息时报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穗河轩)水塘河道清淤不仅有助于提升河道的通行能力,还能够改善水质,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据了解,从去年11月开始,市河长办牵头组织水塘河道清淤,各区、各部门协同发力、积极参与。截至2024年3月15日,广州累计投入人员12247余人次,出动机械7428台,完成清淤水塘93个、农田灌排沟渠212.9公里、河道177.8公里,清淤总量113.9万平方米,完成率超过93%。

据介绍,2023年11月,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利用冬春时节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的通知》要求,广州市把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作为冬修水利的重点工作,并召开专项会议研究,围绕通航能力、防洪能力、生态修复能力等方面开展综合论证,对河道清淤工作进行分析论证,确保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和处置淤泥,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广州市在积极开展河道清淤工作的过程中,实行河长“领清”、部门“联清”、统筹“共清”、监督“促清”、全民“齐清”的“五清”模式,市河长办担好牵头组织责任,市直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区政府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清淤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深化河长“领清”。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将清淤工作纳入市河长制考核事项、基层河长履职要点,建立河长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打破部门、区域、层级的壁垒,确保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印发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方案、淤泥处置全过程工作指引、固体废物监管责任清单,细化4大类13项具体清淤措施、3大类36细项淤泥处置细则和河涌淤泥处置责任分工。注重市、区、镇街、村社四级清淤动态管理,将工作任务逐级分解细化,全面压实各级清淤责任。

强化部门“联清”。加强横向联动,全面整合市、区两级部门资源,构建水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城管等相关部门主抓落实的清淤工作体系,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出台相关措施和技术指引9条,联合开展淤泥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和水下智能(不停产)清淤机器人开发及应用研究,适时开展联合会议、联合检查,深化在方案制定、要素保障、工程项目推进、核销断面水质影响、清淤疏浚物依法依规处理处置等方面联审联治,齐抓共管推动清淤工作低碳、绿色、高质量落实。

海珠区整合城管、水务、街道力量开展康乐涌全民洗河活动。通讯员供图

强化统筹“共清”。将清淤工作与“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河湖长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纳入航道疏浚计划、流域综合整治、水库除险加固、灌排沟渠清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微水体治理、鱼塘改造等统筹实施,动态谋划清淤项目734个,涵盖大江大湖、内河内塘、小沟小渠,采取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工程与养护、机械与人工共同作业方式,立体化推进。

严格监督“促清”。将清淤工作纳入督办事项,纳入区政府重点工作,持续开展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建立台账统筹机制,编制清淤工作台账,绘制广州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一张图,定期梳理跟进、对账销号。加强定期调度通报,建立清淤工作“红黑榜”机制,通过“周监督提示、旬通报提醒、月会议调度”,全面掌握工作推进动态,对进度滞后的单位进行交办督办,限期整改落实。

持续全民“齐清”。在报刊、网络平台、宣传栏、融媒体平台等,宣传发动清淤工作,发放倡议书上万份。注重党建引领、河长领治,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村居河长主动认领水塘清淤,推动清淤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积极鼓励群众、乡贤、志愿者自发参与,将河道清淤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民间护水队、“河小青”志愿者在日常巡河中注意水体淤积情况,及时向属地反馈。清淤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发动党员、群众3760余人次参与,发动30余家社会单位投入2333万元支持清淤,营造了“人人出力清淤泥、个个建设美家乡”的良好社会氛围。

 

黄埔区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永和河支流清淤。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