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老品牌新活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街口实践”
2024-01-18 17:54:47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思成)在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的历史长河中,老店铺承载着沉甸甸的文化底蕴和市民们的情感记忆。这些老店铺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手艺或独特产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品质追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2023年,街口街因地制宜,从“小切口”入手,深入挖掘老店铺的文化历史价值,促进老店铺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不断激发品牌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市场活力提升,焕发出老城区新的活力。

因商而生,底蕴深厚

据《从化县志》(1489-1985年)记载,明弘治二年(1489年)建县初,县署设在横潭(今花都区新华街横潭村)。明弘治六年(1493年),县署搬迁至马场田(今街口街城内)。县城东1公里外有个鼓楼潭圩,2公里处有沙坦圩。由于鼓楼潭圩近县城,圩侧有个渡口,货物多在此集散。后沙坦圩迁到鼓楼潭圩。随着经济的发展,店铺不断向鼓楼潭圩扩展,鼓楼潭圩成为全县最大的集市。因其位于县城通济街的街口,故县城也随之扩展至街口。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建立街口圩,以农历四、九日为圩期。

街口街一景。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新中国成立前,街口圩的商业都是独资或合资的私人资本。全圩有个体商业500多家,从业员2000多人。主要经营粮油、布匹、咸杂、烟酒、饮食等。比较知名的大商号有经营粮食的太昌和号,经营家具的大成号,经营咸杂的合益隆号,经营粮油杂货的永昌盛堂号。还有江东行、生隆行、裕丰荣、恒生、西如、擎天友云、仁傈堂、同生堂等。新中国成立后,街口兴办了大批国营商业和集体商业。街口圩是全县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集散地的中心。逢农历“二七”为小圩、“四九”为大圩,前来街口赶集者甚众。

街口新貌。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可以说,街口街,一条因商贸而生的古老街道,数百年来一直是商贾云集、贸易繁盛之地,见证着从化乃至广州商业的崛起和繁荣。时至今日,第三产业成了街口街的支柱性产业,作为从化中心城区“会客厅”的街口街,仍然是从化区内商贸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艾米稻香农业园。街口街道办供图

多维传播,助推品牌

正是基于深厚的商贸历史,在2023年的从化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街口街因地制宜地提出,对老品牌店铺进行挖掘、宣传与推广,为老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些老店铺不仅是街口街商业历史的珍贵印记,更是一种独特的商业资源,可以为街口街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可能性。”从化区街口街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确保老品牌挖掘工作抓细、抓实,街口街组织专业团队对老店铺进行详细的走访和调查,结合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产品特点等情况,并整理成档案。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深入社区、商会、个私协会等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安排部署具体推进措施,确保工作快速推进。

针对每个老店铺的特点,街口街制定个性化的宣传方案,利用口述历史、影像记录等方式,采访和记录老店铺经营人的经验和故事。街口街还利用由人民日报App、广州日报App、信息时报官网、信息时报视频号、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新花城App、微社区e家通等主流权威新媒体平台组成的五级(街-区---中央)宣传矩阵,将老店铺的故事和产品特色传递给更多的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品牌出圈,实力圈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街口街成功挖掘出22家老店铺,包括有名的餐饮老店铺如“阿二靓汤”“和兴食馆”,以及一些传统技艺如“裁缝技艺”“潘氏飞针”等。这些老店铺各具特色,主要分为百货商超、餐饮美食、医药、手工艺和其他服务业等五个类别,涵盖了当地的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街口街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老品牌挖掘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化区街口街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回访反馈,42%店铺表示知名度明显提升,41%店铺营业额有所提升,其中2家店铺故事推出当月营业额环比增长超78%,成为2023年以来营业额最大的月份。

阿二靓汤,始创于1998年3月,主要经营广式靓汤,每天就煲60煲汤,在街口一煲就是25年。作为首家被挖掘报道的老店铺,阿二靓汤迎来新的“开门红”,该店负责人左卫军说,自报道发出后,不少顾客对阿二靓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纷纷上门“帮衬”。为了更好地服务蜂拥而至的食客,左卫军对店铺内的凳子、台布、灯饰等硬件设施进行翻新,希望大家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民芳酸品王,店内售卖的酸品酸、甜、辣、香、脆兼而有之,入口生津、口感鲜脆、酸爽可口,既可以成为食用佐料,也可以作为开胃佳肴,深受街坊青睐。民芳酸品王负责人叶韵表示,自店铺被挖掘报道后,门店吸引了大批顾客光顾。借着这股“东风”,她运营起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在抖音店铺中上架酸品,那段时间,民芳酸品王的抖音店铺霸榜从化区小吃快餐好评榜第1名,酸品的营业额较之2023年同时期营业额大幅上升。

挖出用好,融合赋能

2023年2月,商务部提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同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办公厅(室)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再次提及要重点“推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动态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引导更多点位‘进图’,让居民‘找得到’”。

找到一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居民口碑的小修小补店铺,也是此次老品牌挖掘工作的一大收获。这些店铺虽然规模不大,但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特色。有的以精湛的手艺赢得了居民的口碑,有的以诚信经营赢得了居民的信赖,有的则以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喜爱。

“我们通过挖掘小修小补老店铺,找到了让民生需求重回视野的重要途径,也为这些小店提供了更多被看见的可能,助力实现居民有便利、摊主有生计、城市有烟火的目标。”从化区街口街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会引导社区进一步关注和支持这批老品牌的“小修小补”的发展,充分将它们“聚起来”“用起来”“活起来”,让它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温暖,助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出圈”的老品牌如何走好下一步?“当然,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将这些老品牌挖掘出来,更重要的是让这些老品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焕发新的生机。” 从化区街口街相关负责人说,从化一直是广州的后花园,是城里人向往的梦中天堂和世外桃源,街道接下来将积极探索将老品牌传承与文商旅相融合的赋能路径,通过文商旅融合为老品牌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从而拓展其市场空间,为街道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