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课程与地域民俗文化融合 学前教育“新课程”成果展示
2023-12-01 21:02:35

信息时报讯(记者 邹甜)制作纸鹞、古法造纸、手绘卵石、菊花拓印……11月30日,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幼儿园——社区融合课程建构》成果展示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猎德幼儿园举行,孩子们与老师一同参与各类颇具地域民俗文化的手作与演出,获得专家组与各幼教同行的肯定。 

据猎德幼儿园园长陈蓓蓓介绍,三年前,该园作为项目领衔园,协同11所片区幼儿园以《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幼儿园——社区融合课程建构》为题成功申报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项目集结了猎德社区内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幼儿,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构了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幼儿园社区融合课程。

孩子们学习古法造纸。信息时报记者 邹甜 摄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原学前教育教研员裴光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研究员杨慧敏、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赵景辉博士三位专家以及近百名幼教同行一同出席成果展示活动。陈蓓蓓代表项目组作结项工作报告,围绕“项目实施总体情况”“项目研究推进与完成情况”“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及推广”等方面进行汇报。 

来自天河职业高级中学附属第一幼儿园、猎德幼儿园和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幼儿园的三位项目组教师成员,向大家分别分享了小、中、大班三个班级的课程故事,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三个课程包括《我的爷爷 我的奶奶》《遇“稻”一粒米》和《年代秀》。 

手作市集。信息时报记者 邹甜 摄

随后,在陈蓓蓓陪同下,专家一行以及全体参会园长、老师们对本次结项成果展示进行现场观摩。在色厚如霞光、轻薄如流云的满洲窗里感受五彩斑斓的岭南特色与老一辈广府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在时光照相馆里重温爷爷奶奶们的流光岁月与闪耀风华;在刺绣、传统竹编灯笼制作、茶礼文化体验、广式腊味制作等地域民俗特色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园本课程相融相促的独特魅力。

在交流互动环节,三位指导专家从项目意义、研究思路、理念落实等方面对本项目研究亮点与成效给予高度赞扬,肯定了项目结项工作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并对课程评价、家园社协同共育、项目深化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指导。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蓓蓓表示,“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一日生活皆课程,从孩子们走进幼儿园那一刻到离园,我们让他们浸润这种具有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环境中,用节日文化主题去贯穿他们每一天的生活。”陈蓓蓓认为,猎德村具有无可复制的地理位置,“一个牌坊,墙内是有着900年历史的岭南水乡古村落,墙外是有着30多个外国领馆的国际化大社区。做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我们构建课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