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骆 通讯员 番宣)11月18日,广州市番禺区文联主办的“珠水金声·粤韵乐乡”系列活动——“香港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工作室”挂牌仪式在沙湾古镇汉园成功举办,著名音乐家李素华、陈芳毅、余乐夫、宋维佳、孙明浩,香港青年音乐家董芷菁、陈雅雯、罗灏恩、卢亦延,香港青年音乐家联会副会长唐文滔、秘书长杨海西,及番禺区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中在沙湾古镇汉园揭牌创建了“香港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工作室”。工作室设有庭院演艺区、工艺展示区、研讨交流区、影音演绎多功能室、会客室、创作室等,将以公益形式运作,主旨在加强番港艺术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艺术水平,不断扩大番禺广东音乐品牌的影响力;加强文化传承,不定期举办广东音乐展演、培训、研学项目等,聚集更多的青年文化艺术人才,加强对青少年的文艺熏陶,培养年轻一代对广东音乐的兴趣,筑牢广东音乐群众普及基础;召集两地艺术家共同研究、创新广东音乐,不断推动广东音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广东音乐文化品牌赋予新的生命力。同时揭牌成立“番禺文艺志愿服务沙湾古镇基地”,以后区文联将积极使用这些平台、阵地,组织广大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艺
活动中举办了“珠水金声·粤乐雅集”和“珠水金声”番港两地文化交流座谈会。粤乐雅集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当时的沙湾何氏已经有开局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活泼高雅的艺术交流形式,使诗书世作、礼乐传家这一传统延续下来,也由此诞生了被称为“玻璃音乐”的广东音乐这一雅乐乐种。如今为寻源粤乐,传承粤韵,再开“新局”,番港两地艺术家以乐会友,围绕广东音乐的技法传承和品牌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讨论。
番禺是广东音乐的重要发源地,一代代的番禺音乐家将水乡特色深深镌刻在广东音乐中,创作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经典名曲。400多年以来,广东音乐开放性地选择、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及国内其他民间艺术的有益成分,并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形成了拥有一批杰出的作曲家、演奏家和代表性乐器及其组合的独特民间音乐品种,因其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清晰明快,在国内外影响力远远超过我国其他民间音乐形式;在海外,则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东音乐。广东音乐被他们称为乡音,像一条海外华人与祖国家乡联系情感纽带,对海外华人吸收中国文化传统,学习历史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