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吴瑕 通讯员 穗宣)中国和意大利,这两个伟大文明间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开辟了东西方交流先河,在人类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文明互鉴 民心相连——中意友好交流故事会”在意大利罗马精彩上演,再一次携手向世界呈现跨越时空的“遇见”与“对话”。
早在2019年9月4日,中意友好故事会就曾在意大利米兰举行。时隔4年,广州城市国际传播名片的“友好故事会”再次奔赴海外,让“千年商都”遇上了“永恒之城”。意大利钢琴家演绎的中意名曲,中国艺术家献演的杂技芭蕾,来自中国广州和意大利双方嘉宾讲述的一个个精彩故事,在意大利罗马会展中心碰撞与交融,以双城故事为两国友好写下新的篇章。

广东航海贸易长盛不衰,广州千年商都享誉欧洲
中国驻意大利使馆公使衔参赞李滨在致辞中表示,中意两国互为重要经贸伙伴,经济优势互补,经贸合作韧性强、潜力大。作为中意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广东省不仅是对意出口最多的中国省份,也是从意进口第二大省份,航海贸易长盛不衰,首府广州更有千年商都的美誉。
明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他期待,更多意大利企业家和工商界人士到广东、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探寻互利共赢的合作商机。
当粤菜遇上意大利菜,白云凤爪变身“黑珍珠”
意大利为什么常被称作“欧洲的中国”?同为文明古国,一样地热爱美食,也许是最显著的共同特征。从意大利面到竹升面,从创新粤菜到文化宴席……广州酒家集团总经理、《大粤菜》创作人、广东烹饪协会会长赵利平不仅通过故事讲述,将中意饮食文化融合的案例细细道来;还现场带来了竹升面,让中意嘉宾能细细品味。
“广州和罗马物候、气候相近,两地人们有着接近的饮食习惯,比如都爱喝汤、爱吃海鲜、爱吃面食。”赵利平分享道,意大利菜有“西餐之母”的美誉,粤菜则是全世界覆盖面最广的中国菜。两个菜系都讲究原料新鲜,喜欢使用时令食材,注重烹饪火候,讲究原汁原味,重视菜品审美。
广汽欧洲研发中心设计师,在米兰将概念变为现实
自1986年以来,广州与意大利5座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合作关系,米兰,正是其中之一。从米兰来到罗马故事会现场的爱德华·苏索是广汽欧洲研发中心外造型设计师。作为在中国度过童年、在法国完成汽车设计学业、在意大利米兰实现“汽车梦”的中外混血儿,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年轻人的追梦故事,也折射出中意汽车产业合作的发展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据悉,广汽米兰是广汽研发中心下的第三个设计工作室,为传祺和埃安品牌提供设计。广汽米兰的代表车型Barchetta也在故事会现场展示。如今,广汽的新车已经出口至中东、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地超31个国家和地区。“不管在中国、意大利,还是哪一个地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都能为人类提供更美好、更安心的移动出行生活。”苏索说。
千年商都出海口不变,意大利豪华巨轮南沙造
在广东广州的最南端,有一个最年轻的行政区——南沙区。有一位意大利企业家,他叫Massimo,就生活在南沙。故事会现场,通过视频《意大利人在南沙的一天》,展示了Massimo的南沙故事。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之时,南沙就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唯一的出海口,迎来送往了一艘艘中意交流的船帆。”广州市南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勇也从“魅力之城”“千里交融”“湾区盛邀”三个角度讲述南沙与意大利的故事。
在南沙天后宫举行的妈祖文化旅游节与意大利的狂欢节同样热闹;南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时装,与时尚之都米兰有着同样的对美的向往;在意大利地中海运营的全球最大豪华客滚船MOBY号,正是南沙总部企业广船国际为意大利企业建造的……在孙勇的讲述中,两地民众逐渐拉近了距离。据悉,包括意大利在内,广州南沙港开通了153条国际班轮航线,通达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多个港口,南沙港也成为了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中国与大湾区纪录片将在意大利展播
现场,广东广播电视台和意大利希斯乔内电视集团签署双方合作备忘录。4部展示中国改革开放45年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果、超级工程建设、生物多样性主题的意大利语版纪录片,将通过希斯乔内电视集团的落地频道Gold TV及新媒体客户端等进行同步展播,可覆盖整个意大利、欧洲、北非和中东地区。
“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让中意视听文化产业合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中意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蔡伏青期许。意大利希斯乔内媒体集团主席詹弗兰科·希斯乔内表示,“相信通过这些节目,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民真正了解中国,热爱中国。”
据悉,中意友好交流故事会暨视听文化对话活动是魅力中国——广东“文化海外行”活动的首场活动。接下来的十天里,将举办民族音乐会、中外美术家作品联展、视觉展、非遗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海外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