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困难,先锋队站出来。面对人员结构复杂、利益需求多元的情况,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道珠江嘉园社区着力提升社区凝聚力、服务力、融合力,通过抓好头雁,建立“1+1+1+N”运行机制,以党建引“邻”发展社区志愿者,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雏雁丰翼”的基层战斗堡垒,走出一条适合该社区发展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龙
以党建引“邻” 社区党员亮身份,成为邻里主心骨
黄埔区永和街道珠江嘉园社区成立于2019年12月,包括住宅、工厂宿舍园区等,社区住户共4637户,常住人口达11000多人。该社区成立时间短,人口多,如何提升社区的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珠江嘉园社区通过成立社区大党委、打造“头雁工作室”、居住地党员网格化三项举措,精准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
经理接访日,工作人员登记居民诉求。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党员在居住地发挥最大作用,珠江嘉园社区以党员居住楼层为中心点,其所住楼层上下3层、8到12户为一个网格,划分出281个党员责任区,并在每个楼栋建立“党群连心”微信群。在群里,党员主动亮身份,成为社区居民的“主心骨”。此外,社区结合黄埔区推行的“133”工作机制,由1名党员带动3名积极分子,每名积极分子带动3名群众联动机制。每当社区有困难,这批先锋队伍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以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
7月底,珠江嘉园社区13栋2梯的电梯出现故障,需要换绳维修。由于需要动用社区维修基金,物业得经过较长时间进行审批、公示,电梯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检修。该楼栋的居住地党员彭文主动作为,第一时间联系物业了解情况,并发动邻居代表和物业工作人员开会讨论。期间,彭文及时将沟通情况、电梯检修的流程和步骤等发到“党群连心”微信群里,并顺利征集该楼栋业主的签名,推进物业维修基金启动程序。很快,电梯顺利完成检修,恢复正常运营。
据悉,珠江嘉园社区里有12个物业单位,如何将这些物业凝聚起来,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珠江嘉园社区着力打造“头雁工作室”党建品牌,通过“1+1+1+N”运行机制,将党员“头雁”、物业“头雁”、居民“头雁”紧紧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办好社区居民的烦心事。
珠江嘉园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受访者供图
以服务为民 居民和居委、物业的心贴得更近了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据悉,珠江嘉园社区里的住户大多是“新广州人”,为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社区居委通过“人大代表视察”、“群众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办好一件又一件惠民实事。
据悉,珠江嘉园刚收楼不久,有居民就附近某乳品企业产生的厌氧池发酵臭味问题提出投诉。面对居民的不满情绪,社区第一时间组织居民代表、企业及环保局等相关人员召开现场协调会,督促企业整改。其后,由居民代表参与监督企业整改全过程,社区实时动态通报整改结果。整改至今,社区未再接到居民投诉相关问题。
据悉,“头雁工作室”每月设立的“物业知心事”经理接访日,记录居民诉求。在某次“物业知心事”经理接访日中,有居民向克拉广场物业的于经理反映,社区架空层空间狭窄,蚊虫多,那里的儿童游乐设施几乎成为摆设,建议物业将其挪至室外。于经理仔细记录居民诉求,并及时与居委及各方沟通协调,寻找新场地。最终,儿童游乐设施顺利迁至室外,为社区里的小朋友增添了一处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此外,近年来,社区还解决了商业街群诉、便民交通接驳车、四点半学堂等问题。随着这些惠民实事得以顺利解决,居民和居委、物业的心贴得更近了。
以文化赋能 引领“新广州人”一起参与社区治理
探索社区治理模式,激发社区内生动力,离不开文化建设。近年来,珠江嘉园社区将文化建设融入社区治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逐步摸索出一条激发社区居民热情参与社区治理的文化赋能新路子。
珠江嘉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何丽丽介绍,垃圾分类实施初期,珠江嘉园社区组织辖内幼儿园小朋友开展“一同长大”植树活动。他们把植树点选在垃圾分类投放点旁边,在每棵树上挂上植树小朋友的姓名卡片,既美化了环境,也引领了社区生态文明风尚,让小树陪伴孩子及社区一同成长,并以此缓解垃圾投放点的投诉问题。
此外,社区还通过组织春节来穗务工人员开展联欢活动,让居民感受家庭的温暖;邀请退役军人进学校升国旗,讲述抗战故事,为孩子树立身边偶像;安排党员群众到广州农讲所、黄埔区文化地标——广州海事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广场等红色场所参观学习,厚植爱国情怀;组织社区课堂,由退休名校长讲课解教育的疑惑;组织退休运动员义务举办社区乒乓球学校……
珠江嘉园社区将一件件微服务串联起来,树立起社区的精神文明标杆,让“新广州人”参与到社区治理和建设中,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区氛围。
专家点评
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李强:
越是人口规模庞大、人员构成复杂的社区,越需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坚强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永和街道珠江嘉园社区作为成立时间短、社会治理任务重的典型社区,在推进基层党建带动社会建设过程中作出有益的探索。珠江嘉园社区通过成立社区大党委凝聚属地党员、夯实社区建设的组织基础,在高效回应民生实事特别是物业服务相关诉求过程中,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能动性、认可度和公信力。与此同时,珠江嘉园社区注重通过基层文化建设,提高不同社会群体的参与度和融合度,更好地将红色革命文化、本土岭南文化与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结合起来。外来社会群体融入本地组建的新兴社区,意味着更多创新性发展的可能,珠江嘉园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有力助推这一目标加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