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张薇)9月15日,广州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2023年中国广州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下简称《社会蓝皮书》)。据《社会蓝皮书》透露,2022年,广州持续推进1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旧楼加装电梯数量稳居全国首位。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96元
《社会蓝皮书》由总报告、社会治理篇、城市建设篇、民生保障篇、教育发展篇、社会服务篇、人才发展篇7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科研团队、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社会问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社会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展望的重要参考资料。
《社会蓝皮书》指出,2022年,广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优先发展教育、保障人民健康、提升综合文化实力和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等多方面持续开展有效工作。
2022年,广州坚持优化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推进1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旧楼加装电梯数量稳居全国首位;推出分配31个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点,总套数为4471套;基本完成7602项保障性安居工程,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3万套。
广州切实抓好民生服务保障,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22年聚焦困难群体帮扶,针对性发放5.6亿元低保金、2亿元特困供养金、1310万元临时救助金及3484.4万元重大节日慰问金,,为8.2万名8类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和应急医疗服务保障。广州及时推进低保和临时救助适度提标扩围,2022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1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96元。其中,低收入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6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794元,,孤儿养育标准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808元。
1036个长者饭堂覆盖城乡社区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广州人口结构进一步向老龄化发展。《社会蓝皮书》指出,面对全市市民较大的养老需求,广州积极改善现有养老服务,2022年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完成资助40万人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实现4500多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建成1475个村居颐康服务站,提前实现了覆盖全市50%以上村居的年度目标。
广州深入探索 “大城市大探索”养老新模式,截至2022年建成283家养老机构,全面提升养老床位入住率和照护服务能力, 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80%。广州重视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2022年共评定12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星级服务机构。
2022年,广州继续办好长者饭堂,已设立1036个长者饭堂,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以助餐配餐服务为抓手解决群众居家养老难题。
加快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二期等项目建设
《社会蓝皮书》表示,2023年,广州将全力瞄准疾病防控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助力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改革;重点抓好素质教育,持续推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加速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行全方位的精细化社会救助,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升就业、住房等领域保障水平;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夯实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基础;逐步推进城市更新运动,加强城市片区统筹规划,助推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广州今年将全力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重点,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度。推进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二期等项目建设,以公办学校为主提供学位保障,确保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达95%。
《社会蓝皮书》指出,2023年,广州将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夯实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基础。如将统筹提升颐康中心服务能力、使用效益和长者饭堂、医养康养、家政+养老“3+X”服务品质,推进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全面形成“1+N”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即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家庭、社会组织、企业和社区的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家庭照护床位、“喘息服务”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