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古晓彤)9月5日上午,区本艺术馆在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旧水坑村两山陈公祠揭牌正式开馆,具有百年历史的两山陈公祠变身新艺术展馆,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员院长、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广东省侨联荣誉主席、著名书画家区本的数十幅作品在馆内展览。
区本艺术馆揭幕。信息时报记者 古晓彤 摄
据了解,两山陈公祠位于旧水坑村水濂大街40号,始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进,占地面积126.25平方米。
两山陈公祠。信息时报记者 古晓彤 摄
该祠堂保存较完整,是旧水坑村装饰较精美的宗祠建筑之一,对研究番禺古祠堂文化及装饰艺术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年久失修、疏于打理,过去,该祠堂一度杂草丛生、堆满杂物。
区本数十幅作品在馆内展览。信息时报记者 古晓彤 摄
为了探索旧水坑村文化事业发展方向,旧水坑村邀请刚回国的区本一同交流,双方就活化利用传统宗祠拓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达成共识,以旧水坑村提供场地,区本提供画作的方式开展合作,由此诞生了旧水坑区本艺术馆。
区本数十幅作品在馆内展览。信息时报记者 古晓彤 摄
“如今,祠堂增添了区本院长的丹青墨韵,它再次焕发出新生命与新使命。”旧水坑村党委书记陈炯良在开馆仪式中表示,希望通过区本艺术馆这个平台,让下一代有机会接触高水平的艺术品、高品位的艺术家,让他们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普及文化艺术,推动文化振兴的作用。
区本即席挥毫。信息时报记者 古晓彤 摄
记者了解到,区本自幼随父学习书画,后师从中国广东画院著名山水画家李云、广州美院著名画师谭大鹏。1984年出国前任职广州市海珠区文化局“海珠书画社”社长,“南岭书画会”会长。区本先生的画作注重国画传统技法,兼收西方画作的构图、光色等特点,形成既基于线条勾勒、水墨渲染,又注重光线明暗、色彩浓烈的画风。
区本的画作跃然墙上。信息时报记者 古晓彤 摄
区本为旧水坑村创作的画作《水濂晓岸》。信息时报记者 古晓彤 摄
据介绍,这是区本第一个在乡村祠堂里开办的艺术馆。对于振兴乡村文化,区本有独特的见解。“一直以来,旧水坑村重视经济、文化发展,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我很看重这一点。以往艺人都会选择找高大上的地方建馆,我认为应该从村建起,让艺术文化走向广大村民群众是我的目的,老旧的祠堂变成艺术馆很有意义。”他希望以区本的名义在这里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带动更多世界各地艺术家来到旧水坑村开艺术馆。今后,他会加强跟村民沟通交流,传授文化艺术知识,到当地小学、中学培养年轻人,让更多人接受艺术的熏陶。
接下来,大龙街将积极推动文化创新,立足各村文化基因,积极引入优质的艺术家工匠作坊、新青年艺术创作工作室、传统文化展示交流空间等传统现代相结合的业态资源,营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共融共生的多元业态环境,带动特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