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儿童普通感冒、流感、新冠感染,症状如何区分?
2022-12-10 17:57:24

目前正值冬季天气骤变之时,很多孩子可能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家长比较担忧自己的孩子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其实除了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外,还可能是流感、普通感冒等其他情况。居家隔离期间万一宝宝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如何区分儿童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对此,记者采访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部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翼,其打造了《儿童流感和新冠感染家庭应急处理》相关指引。

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是否感染了新冠?

徐翼介绍,当孩子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时,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各方面情况来进行初步判断。

普通感冒又称为急性鼻咽炎或上呼吸道感染,非传染病。可以由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包括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主要以打喷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为主,不发热或持续时间较短的轻中度热,较少全身症状,恢复较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主要症状为高热,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经常伴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等,少部分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易合并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天缓解,咳嗽可持续1~2周。

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目前我国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一般来说,其临床症状比较轻,主要包括发热、咳嗽、乏力,还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发烧的热程比较短,3~5天就能够恢复。此外,感染新冠的儿童病例发展成肺炎或重症、危重症的比例比成人低。

徐翼提醒,孩子出现感冒类似症状后,根据是否接触流感或新冠感染者以及症状的轻重程度,可以初步判断是哪种类型的感染。如果一直在家没有接触史,症状不重,可能就是普通感冒。如果有明确的流感或新冠感染者接触史,那就要考虑可能是流感或者新冠病毒感染。  

宝宝出现感冒类似症状,如何家庭处理?

1. 一般治疗:多喝水、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太过于劳累,不要熬夜;尤其不要长时间持续看手机、电脑等;家庭要注意通风,少到人员聚集的地方,保证孩子饮食均衡,多吃肉、鸡蛋、喝牛奶等,提高身体免疫力;

2. 做好个人防护,大孩子可以每天早晚及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大便通畅;

3. 家长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在孩子哭闹的时候适当转移注意力,进行合适的心理调节;

4. 观察病情变化,如孩子的精神、食欲和活动量等情况,如果精神食欲尚可,体温不是很高,可以居家观察治疗。假如出现高热、持续高热伴有频繁咳嗽、精神不好、食欲下降、呕吐等情况,要及时就诊。

发热时家庭处理可采取有哪些措施?    

1.物理降温

发烧体温在38.5℃以下,可以先物理降温,主要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毛巾敷额头、温水浴、退热贴等,减少包裹严实的包被或厚重不透气的衣物,避免短时间内体温上升太快引起抽搐等。

2.药物退烧

6月龄以上的儿童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时,可采用退热药物,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有蚕豆病的儿童禁用)或布洛芬,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不推荐解热镇痛药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精神状态改变,如对外界反应不正常或无反应、精神萎靡、哭声无力或持续哭闹不能安抚、活动减少等;

2.皮肤黏膜改变,如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发紫等;

3.呼吸改变,如鼻翼扇动、呻吟、呼吸急促(6~12月龄,呼吸频率>50次/分;>12月龄,呼吸频率>40次/分)等;

4.心率增快(<12月龄,心率>160次/分;12~24月龄,心率>150次/分;2~5岁,心率>140次/分)、 皮肤黏膜干燥、尿量减少、出冷汗等;

5.其他情况,如6月龄以下婴儿发热、喂养困难、高热持续不退或持续时间长、伴有抽搐、有基础疾病可能病情加重。

如何就医?

就诊流程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先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咨询。如果病情无好转,需要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诊以后医生会有一系列检查,也会采集病人的样本做核酸检测。在就诊过程中需要向医生说明患病情况,如发热的最高温度、间隔时间、持续时间、治疗等以及流感或新冠的接触史等,正确的病史提供有利于医生作出快速的诊断和治疗。


医学指导/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部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翼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超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