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交警方构筑公交治安防控体系 保障市民平安出行
2022-12-27 19:26:41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刘诗敏  通讯员 胡司文 张毅涛)“公共交通无小事”——这句话,每一名广州公交民警都熟记于心。记者12月27日从广州市公安局获悉,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以下简称“公交分局”)围绕公共交通快速发展安全新要求,创新改革警务,借力科技赋能,全力推进应急处突体系建设,筑牢公共交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广州公共交通安全,保障市民平安出行。

据了解,轨道交通辖区点多、线长、面广、客流巨量,站台和车厢空间密闭,人员密集,大多数人眼中的“小事”,却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影响地铁安全运营。如何能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快速反应,及时处置,最大化减小事件带来的影响?广州公交警方给出答案是——科技赋能应急处突、建立应急体系“同心圆”、日常培养应急队伍。

广州公交警方巡逻防控。通讯员供图

“呼必应”:科技赋能应急处突

今年6月,地铁3号线梅花园站出口外,有两名男子发生纠纷。地铁工作人员接报后,立即按下手机“呼必应”应用程序呼叫按键,四级应急处突联动模块指令启动,事发位置、人员特征、处置指令秒级精准送达各岗位的负责民警手中。很快,前期到达的最小作战单元寻机处置,果断制服了嫌疑人。

“这次处置,是对公交分局研发测试阶段的‘呼必应’科技应用一次成功的检验。”警方介绍,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地铁辖区以“呼必应”应用程序为支撑的应急联动立体处突体系雏形初现。它一键式调动地铁民警、辅警、站务、安检等构成的车站最小应急单元,以及八支辖区其他可用力量,实现随时随地发出指令,纵向四级报告信息、横向四级拉动支援力量同时进行,传达模式精简,人员反应到位迅速,有效打破警企应急通讯的壁垒。 “呼必应”应用程序将为助力实现应急处突“快、准、好”的设定目标不断注入新能量,打开“一呼百应”的防控体系新局面。

建立应急体系“同心圆”

地铁辖内各类突发事件,除了人为因素,还有来自自然灾害带来的紧急情况。

记者了解到,2022年,公交分局全力推进应急处突体系建设,聚拢各类治安力量,建立应急处突联动模块,构建层级联动立体防控体系,做好突发事件分级响应、按事件性质分类处置、现场分区网格化管控,处置工作按规范流程分段进行,规范、合理、安全、快速有效地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同时,公交分局以近10年来地铁发生的突发案事件为研究对象,梳理出涉地铁运营安全类事件、涉自然灾害类事件等十大类案事件,通过制定专项工作指引、开展培训演练、组织应急拉动测试、统一规范法律用语,做到“一类一指引”“一站一预案”“一月一演练”,推动应急处突工作走向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

不仅如此,公交分局围绕防控体系布局,进一步做实应急处突网格化管理,相邻派出所、警务区“捆绑作战”,建立起以事发车站为中心的应急处置“同心圆”,调度相邻警务区、派出所警力以及分局特警等专业警种力量迅速集结,筑牢核心、警戒、管控、防控区层层“屏障”,形成公交特色的应急模式和轨道交通的“金钟罩”。

2022年,受“马勒卡”“暹芭”台风影响,部分地铁站出现水淹险情。公交分局按照预案启动应急处置工作,联合交通运输、地铁、街道等部门,迅速调集处置力量和沙包等防洪器材,沟通协调交警、属地公安、地铁集团,迅速妥善处置灾害天气带来的路面交通堵塞,把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有力保护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广州公交警方联合地铁部门开展工作。通讯员供图

日常养成应急队伍

据悉,公交分局以建设和维护“平安地铁”为目标,坚持综合治理、群防群治,通过全面开展“精兵强站——最小作战单元”的“大练兵、大比武、大提升”,进一步完善机制、明确规范、细化标准、夯实基础和发挥整体效能,增强地铁安全一线的防范能力、保障能力、协同能力和实战能力,提升“防得住、控得快、打得赢”的一线战斗力和工作质量、工作效率。

同时,公交分局与地铁集团在2019年启动全市地铁车站最小应急单元万人“大练兵、大比武”项目,城市轨道交通最小应急单元的建设经验走在全国前列,相关经验做法曾在2020年第五届全国轨道交通论坛被推广介绍。

2022年,公交分局结合防控体系的应急处突联动模块,推动练兵比武项目提档升级,把应急处突战术再优化,出台10类事件处置工作指引,明确流程、规范法律语言,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临战状态,共组织开展逾千场次拉练。全年防控体系有力维护轨道交通辖区的安全,得到市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