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元·22》首演,广州大剧院首次这样呈现演出
2022-04-04 16:22:12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文浩)“第一次观看这样的演出!”“这是不一样的创新,希望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作品!”近日,在广州大剧院与现代舞艺术家侯莹联手打造的原创现代舞剧场作品《元·22》首演现场,观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当晚,从广州大剧院一层的漩涡空地出发,舞者与观众开启了一场鲜活的艺术实验,也拉开了“周一星剧场·2022剧场作品元年”的序幕。 

《元·22》演出现场。广州大剧院供图

《元·22》首演开启观演新视野

广州大剧院“周一星剧场”于2018年创立,旨在挖掘、培育剧场创作青年人才,为国内青年创作人才的先锋视野与创意尝试,构筑一个扎根实践、打磨成长的平台。今年启动的“周一星剧场·2022剧场作品元年”选择以现代舞这一艺术媒介,用一场长达21天的在地现代舞剧场实验为起点,开启了一段剧场作品的探索之旅。

此前,广州大剧院联合侯莹舞蹈剧场,向广大现代舞创作者发起了“蜗牛计划”现代舞人才培养项目,作为《元·22》演出的先导实验,甄选出来自来自北京、浙江、天津、湖北、云南、山东等省市的10名青年舞者,在侯莹与荷兰DNT舞团资深舞者Kevin Polak的带领下,开启了为期3周的现代舞即兴编创课程,在实地沉浸式的学习中逐渐创造出《元·22》的轮廓。与此同时,该系列实验的全过程更以《21日》影像实验计划的形式记录,将于今年年底以纪录片及展览形式与观众见面。

4月2日演出当天,夜幕降临,用绷带包裹着身体的舞者们在广州大剧院的建筑间以蜗牛的形态出现,他们越过人群,以柔软的肢体触摸坚硬的石灰墙壁,再逐渐进入实验剧场内部。“从建筑外到剧场内其实是一个流动着打开自己的过程。当你这只蜗牛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并感受到危机时,是会缩进壳里,还是选择继续前进、继续探索?这就是我们想要带给大家的思考。”对于演出的内涵,舞者们这样解释道。

《元·22》演出现场。广州大剧院供图

将表演的空间从剧场舞台延伸至户外空间,使连贯的作品从户外走向剧场内,是广州大剧院的首次突破尝试。“我们希望借助剧场作品孵化平台积极探索当代艺术的创作,这也是剧院第一次以这样的空间形式来呈现演出,这是一场流动的即兴创作,不论是舞者、空间、自然,一切的因素,都注定它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在地创作演出。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者,都有可能受到启迪,这就是当代艺术的珍贵。”《元·22》制作人梁丽珍说。

对于把舞台设立户外,该剧的艺术总监、编舞侯莹最初的想法是“把广州大剧院周围能用的都用上”。作品在城市氛围与建筑艺术的催化下,空间转换、座位设置、互动……演出带给了现场观众不一样的惊喜体验,观众纷纷表示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成了舞台上的一员。梁丽珍表示:“这次观演空间的创新,是对创作者友好同时又是对观演者友好的最佳尝试。”

《元·22》演出现场。广州大剧院供图

“周一星剧场”将呈现更多剧场实验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2022年,广州大剧院“周一星剧场”打造“剧场作品元年”概念,特别推出“焦点单元”与“野生单元”板块,分别聚焦各地艺术家、艺术文化研学团队以及高校艺术团体、艺术空间孵化项目。在特邀现代舞艺术家侯莹参与后,广州大剧院还将陆续携手各艺术领域的“焦点单元”特邀艺术家们,推出戏剧、歌剧、音乐等一系列实验。同时,面对艺术家及高校艺术团队等青年艺术人才开放的“野生单元”将于下半年呈现更多的青年创作视角,向观众呈现剧场作品的无限可能。

第二位以特邀艺术家身份加入“焦点单元”的将是戏剧导演王翀。观众也许对他去年带来的“每场只有一名观众”的《存在与时间2.0》演出印象深刻,本次,他将与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与听障人士一道探索戏剧边界,此计划将于4月21日至23日在广州大剧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