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推动“大变化”,黄埔67个老旧小区完成微改造
2022-01-19 22:40:31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玉琴 通讯员 焦婵娟 范敏玲)身边的口袋公园,焕然一新的楼房,充满欢声笑语的儿童游乐场,全新的供水系统……在广州市黄埔区的老旧小区里,正发生着让人惊喜的改变,微改造从一个个“小切口”入手,逐步实现城市面貌的“大变化”,让人民群众从中切实感受到“真幸福”。2017年以来,广州市黄埔区以“绣花”功夫完成全区67个微改造项目,打造韧性城市、宜居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不仅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活力,也让“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发挥出最大效能。

多方筹集资金:

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冬日早上,黄埔街东苑小区一片祥和。小区入口处的清香园内,阿姨们正在广场上打着太极,几位老人正在凉亭里聊着天,再往里走是小区的中央公园,孩子们不时骑着童车穿过。

“变化太大了!以前这里到处破破烂烂,连地砖都是坑坑洼洼的,我们想活动都没有空间。”在小区生活了20多年的秦大姐说,东苑小区很多是解困房,本身配套就不太齐全,再加上长时间没有维护更显陈旧,很多老邻居都搬走了。“现在经过改造后,这里活动场地又大又干净,绿化也好漂亮,楼房也变新了,一切都变好了。”

2021年3月,由黄埔区财政总投资1059万元的东苑小区微改造项目动工建设,涉及用地面积约3.52公顷,惠及988户居民。项目按“完整社区”标准谋划,包括房屋建筑部分和小区公共部分,长者饭堂、环卫驿站、健身设施、幼儿园和公共停车场等配套一应俱全,此外建设带有海绵城市功能的中央公园、门户广场清香园,社区儿童公园等3个口袋公园,全方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微改造项目从社区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等公益性民生需求出发,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黄埔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功余表示。微改造项目的全过程,东苑小区居民都有参与,解决了小区老龄人群爬楼难、顶楼漏水、消防通道不畅通、“三线”乱搭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居民群众真正成为社区发展的参与者、策划者与享有者。

在日常管理上,东苑小区成立了全区首个“红色业委会”,小区退休老党员作为代表,结合居民社区建管委,加强改造全过程及改造后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因地制宜采取专业化物业管理和业主自我管理等模式,形成“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以点带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资金利用上,东苑小区项目除用好老旧小区专项微改造资金,还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发挥集聚效应,整合水务、教育、城管等各部门的专项资金完善小区配套设施。例如,利用区水务部门300万资金,在小区内设置22个海绵城市设施用于小区内雨水收纳。又如,通过各方力量动员小区居民自筹改造资金约500万元用于加装电梯、改造自家楼层墙面贴瓷片,等等。

“我们楼每户平均出了3000元左右,感觉这钱花得太值了!”居民方先生说,“重新贴砖的楼道比以前好看多了,屋顶有漏水的房屋也修好了。环境好了,住得自然舒服,其他楼犹豫交钱的居民参观我们楼后,也决定自己出钱参与改造。毕竟是自己住的地方,都要参与进来。”

让东苑小区居民更为欣慰的是,通过利用多方专项资金,小区的各项配套设施正在日益完善中,各类民生便利将渗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其中,小区幼儿园将在2023年6月竣工,可新增学位270个;同时竣工的还有利用废弃空地建成的6层停车楼,可提供296个车位。楼宇给水系统改造、建筑外墙面清洗、翻新处理7个非机动车库(含增设充电设施)、新建14个单车棚或共享电动车充电棚等项目也将在2023年竣工。


东苑小区口袋公园。通讯员 李剑锋 摄


提升文化活力:

将家风文化融入微改造

在文冲街黄埔新邨,步入大门可见长约10米的“家风长廊”上,彰显家风家训的字句错落分布,充满文化韵味。经过长廊,眼前更是一片文化乐园——大姐们手持羽扇在广场翩翩起舞,小朋友在滑梯处追逐欢笑。

长廊这个位置以前是破柱子,广场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休闲公园了。改造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我婆婆参加了小区的合唱团舞蹈队,有空就在这里唱歌跳舞,我也可以带小孩在公园里玩。”居民王女士说,黄埔新邨微改造项目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户数253户。主要项目包括维修安装楼栋门、维修安装楼道照明、维修楼栋消防设施和排水管道、提升小区绿化等。一方面由政府主导,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计划,投入专项资金修缮改造公共厕所,街道对新邨雅苑原12根破损立柱进行提升改造,打造传承家风家训的“家风长廊”;另一方面促进社会参与,业委会利用商铺收益、电梯广告收益筹资约5万元对中心花园裸露地块进行改造,打造绿色“植物王国”。改造过程中,区城市更新局推动社区设计师进驻社区,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辅导居民谋划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方案。让微改造惠及群众的同时,也注重提升街区文化活力。

“环境的提升、设施服务的完善让老百姓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养也同时得到滋养,用文化育人,用文化养人,让民风、社风、家风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文冲街道办事处主任于龙表示。


改造后的黄埔新邨中心花园成为孩子嬉戏玩乐的好去处。通讯员 李剑锋 摄


因地制宜改造:

让老旧小区有情有景有乡愁

东苑小区、黄埔新邨的变化只是黄埔区近年来推进黄埔渐进式有机更新的缩影。2017年以来,黄埔区共投资4.8亿元对全区67个项目实施微改造,其中包括66个老旧小区和1个历史文化古村落(深井古村),现已全部基本完工,新增口袋公园61个、社区公共空间53个、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完成“三线”整治110千米。

虽同是微改造,每个小区精彩却各有不同。“微改造统筹兼顾历史文化传承与人居环境改善,通过对不同社区实施因地制宜的差异化改造,为城市留下有迹可循的历史记忆,实现老旧小区微改造有情有景有乡愁。”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局局长侯奔表示。

在南岗街四航局塘头生活区,粉刷翻新后的墙面上融入历史典故、文明礼仪、国学经典等彩绘;在长洲街黄船生活区,微改造项目重点注入以造船业为主的中国现代制造业历程、“一带一路”建设等文化元素;在红山街火电小区,讲述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历程的背景墙,突显火电社区历史底蕴,以“琴、棋、书、画”为主题打造的四大公共区域增加了小区文化特色;在黄埔街远洋小区,社区的老人活动点升级改造成为“银发初心驿站”,为老人免费提供用餐,为离退休老党员开展精神文化养老活动提供了场地,让群众感受“有温度的党建、有质感的幸福”……

目前,黄埔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率、时效达标率、质量达标率及投资完成率各项指标均位于全市前列,在广州市2019—2020年度综合评估中被评为A级。老旧小区微改造过程中,黄埔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社区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等公益性民生需求出发,搭建居民沟通议事平台,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实现惠民服务“零距离”,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居民满意度高达95%。

侯奔表示,“十四五”期间,黄埔区将按照成片连片的原则,计划实施20个微改造项目(含33个老旧小区),共占地约24公顷,合计186栋楼,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约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