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共艺术“共生”概念,第二届南海公共艺术展启动
2022-01-18 20:44:50

信息时报讯(记者 冯钰 麦锦婷 通讯员 张翔)1月16日,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事处联合承办的“共生的景观——第二届南海公共艺术展”在佛山南海桂城千灯湖活水公园启动。展期将持续至2022年4月16日。

该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教授担任项目总顾问,冯博一、何桂彦、冀少峰、王璜生、杨卫、杨小彦、俞可组成学术委员会,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担任策展人,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夏金旺任展览总监。

“共生的景观——第二届南海公共艺术展”海报。通讯员供图

2020年初,南海公共艺术展以“拓展的剧场”为题,以跨媒介、跨形态的综合性艺术呈现,试图让艺术融入城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获得了很好的反响。本届南海公共艺术展力图在首届对于作品与公共空间关系拓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于新型公共艺术的“共生”概念。

本次邀请参展艺术家有安迪·莱提宁(Antti Laitinen)、崔译、段俊豪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优秀中青年艺术家,他们为千灯湖活水公园带来了22件公共艺术作品。

在本次参展作品中,艺术家将山石树木和动物作为创作的元素与素材,由此建立自然与现代物质以及生活的关系。比如郭工以螺帽连接大型花岗岩,用现代工艺与自然朴拙的石块对话;李琳琳通过奇幻的动物组合营造温暖、和谐、浪漫的氛围。

其次深入到本地的文脉和习俗之中,对这些植根于区域文化的因素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崔译将佛山传统文化中龙舟和剪纸的视觉造型与城市改造所遗留的回收钢筋结合,呈现工业和自然的转换关系;无一工作室以佛山本地文化中的世界级符号——“功夫”展开,实施一组具有交互趣味的装置艺术项目。

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创作与本地区新兴产业和技术形成共振,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所带来的观念更新和思想拓展。比如杨牧石通过对材料的处理以及形态的错位,激发观者对于城市的发展、变革以及生产关系的思考与想象;杨义飞以风与本地不锈钢材料构建的“窗”共为媒介,来定格某种南方记忆。

不少作品都将公众的参与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在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作品产生变化,也让观众获得富有思想意趣的身心体验。安迪•莱提宁让观众通过钉钉子这一简单的手工形式体验立方体由木变成钢的过程以及视觉外观的转换;江山的开放性互动艺术计划结合了本地材料工艺和产业技术,以及众多普通民众的参与;万朵云将剪纸的局部图案进行简化提炼与游乐设施相结合来与公众产生互动。

据悉,本次展览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启动仪式、学术研讨和导览。展览期间将会举办更多开放性、互动性的公共教育活动,将城市公共服务与文化美育结合,并通过公众的参与,进一步提升南海在新兴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文形象。

部分作品:


钉子立方体 。通讯员供图


钉子立方体 

艺术家:安迪·莱提宁(Antti Laitinen)

材质:木、钉子 

尺寸:200cm×200cm×200cm等

时间:2021年


日光·倚江傍海。通讯员供图


日光·倚江傍海

艺术家:崔译

材质:回收钢筋、耐候钢板、景观石、不锈钢等综合材料

尺寸:510cm×250cm×380cm

时间:2021年


纸玩具。通讯员供图


纸玩具

艺术家:万朵云

材质:金属着色、玻璃钢

尺寸:520cm×235cm×248cm,267cm×147cm×276cm

时间: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