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四五”期间将推动6所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
2021-11-02 21:50:27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淑仪)1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中,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显著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60%,将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范围,并以高起点高标准新建一批高校。

2025年12~15所高水平大学稳居全国前列

《规划》提出,要深入实施“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进入国家“双一流”计划的高校予以持续支持。到2022年力争新增1~2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牵头建设1~2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产出一批高水平、原创性、具有高学术价值和重要社会影响、引领广东乃至国家发展的科研成果。

到2025年,12~15所高水平大学稳居全国前列,若干学科居于国内领先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范围。届时,广东高校优势特色突显,整体实力和国内竞争力显著提升。

《规划》还提出,深入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到2025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中,力争新增2~3所高校达到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要求。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高校中,新增1~2所高校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要求,若干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列。

加快筹设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提升广州、深圳地区高校建设水平,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核心引擎。《规划》提出,将加快推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着力建设一批与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海洋经济、智能经济、大健康等主体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水平国际化高校,打造集协同育人、科研、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智慧中心。

支持珠三角其他城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快筹设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等高校,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聚集高地。到2025年,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其中,广东将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加快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来粤办学。支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与港澳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

推动“双高”高职办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职学校数量350所左右,高职院校90所左右,建设若干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标准建设省职业教育城,在校生总规模达12万人。推进高职“双高”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双高”院校,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

同时,建设一批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8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成300个左右“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100个左右骨干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共同组建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联盟。建设一批综合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规划》提出,高质量推进省职业教育城、广州科学教育城、深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等重大平台项目建设。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积极推动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办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推动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实施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卓越医生教育、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卓越教师、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

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遴选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等示范性专业。其中,计划建设4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00个左右省级特色(重点)专业。

实施一流课程建设计划,遴选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计划新建5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000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500门左右省级系列在线开放课程;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

实施一流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计划。建设500个左右高水平教学实验平台、校企联合实验室、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等。瞄准“双十”产业集群需求,建设100个左右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达到50个左右。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建设10个左右省级未来技术学院。建设10个左右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推进11个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300个左右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