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一年,这届乌镇戏剧节如何“扩圈”?
2021-10-24 20:30:37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文浩)在2019年宣布第八届乌镇戏剧节主题为“茂”的时候,黄磊与戏剧节其他三名发起人陈向宏、赖声川、孟京辉都不会想到,“第二年它就没‘冒’出来”。2021年10月15日—24日,乌镇戏剧节终于回归,黄磊又一次坐在了与媒体见面的“老地方”,感叹“我们人生中有很多奇妙的突发奇想,回过头想它可能就是历史”。

今年,设计师黄海给戏剧节设计了一个“笋”的视觉,象征“如笋新生”,重新出发的戏剧节,演出继续一票难求,热度不输以往,戏剧在这里又恢复了破土而出、快速生长的力量。在过去731天里,几名发起人经历了什么,做过什么尝试?戏剧人做综艺“丢脸”了?黄磊在乌镇跟记者分享了幕后故事。


黄磊接受媒体群访。信息时报记者 黄文浩 摄


关于延期与《戏剧新生活》

去年7月,乌镇戏剧节组委会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决定将第八届戏剧节延至2021年举行。在宣布停办的背后,组委会就已在考虑第二年该怎么办的问题。黄磊透露:“当时讨论最多的是外国剧团能不能进来这件事情,后来到去年年底时,就决定放弃国外戏,做一个纯中国戏剧演出的戏剧节。其实疫情以来这一两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我们做戏剧节也一样。第八届戏剧节历经很多波折,但我觉得这也是乌镇戏剧节的一个命运,它一定要经历一些东西,才会让它成长,更有承受力。”

不过,时间回到去年10月,黄磊回到乌镇,坐在著名的“似水年华”酒吧里,看着空荡荡的四周,他还是免不了有些伤感。“我拍了一张图片发到我们发起人的群里说,‘你们看,本来这个时候应该是属于戏剧节的,但现在这里都是空的,一个人都没有。’”

在戏剧市场一片萧瑟之际,一个戏剧综艺节目《戏剧新生活》应运而生。在黄磊眼里,它如同一场实验,也引发过质疑。“刘晓晔就提到,‘之前有人问,你们搞戏剧的为什么要上综艺,不觉得丢人吗?’我说你应该这么回答,‘综艺不多做点严肃的事情,不觉得丢人吗?’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窗口、更多的形式去传递严肃的、专业的、认真创作的作品,这个太重要了。”

黄磊此前表示:“来乌镇戏剧节的很多观众都是因为熟悉戏剧,我们就是有一个圈,我从来没想过‘破圈’,但可以‘扩圈’,让更多人喜欢。”这届戏剧节期间,《戏剧新生活》中六位戏剧人刘晓晔、赵晓苏、吴彼、丁一滕、刘晓邑、刘添祺带来的一系列口碑剧作的现场版,成为今年开售“秒没”的几部焦点剧目。黄磊在接受访问时,也提到了综艺效应的话题:一个戏剧演员也要不要被大家广为人知?我们需不需要“戏剧明星”?“有人跟我说《戏剧新生活》后,他们(节目嘉宾)都有人在追了,他们会不会也变成一个‘明星’,我说他们当然应该是明星。但他们不会‘娱乐至死’,因为他们的根基不是这样。”


《养鸡场的故事》剧照。(主办方供图)


关于女性戏剧人

今年乌镇戏剧节共有10名女性戏剧人作品亮相特邀剧目单元,接近特邀剧目总数一半,除此之外,青年竞演单元中有12部作品出自女性创作者,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不少关注。对此,黄磊回应这并非出于特殊安排:“首先我不认为在艺术创作上要分男女,我觉得这是一来自男性的偏见。女人和男人在创作有什么区别?男性做女性题材的导演多了,也有女性拍男性题材、拍硬科幻电影的都有。创意是均等的,我们不会去刻意考虑男女比例的问题。”


《杂拌、折罗或沙拉》剧照。(主办方供图)


关于未来展望

今年乌镇戏剧节增设了“来自世界的好戏”放映活动,而海外剧目是否能在下届回归,依然是个问号。黄磊表示:“其实这没法预测,但我特别乐观,因为疫情总得过去。我不是说没有外国剧团不行,今年我们依然把这个节办得非常有意思。首先我们不是专门提供‘爽剧’的,我们不只是考虑‘好不好看’的问题,还要引发大家思考;而且乌镇戏剧节不仅有演出,还有青赛、论坛、嘉年华、戏剧集等,包括今年做‘学院观察’单元,就是让大家看现在的艺术院校在做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和水准,我觉得这是‘因观察而思考,因思考而改变’的逻辑。”


《哈姆雷特》剧照。(主办方供图)


关于戏剧演员身份

乌镇戏剧节结束后,《暗恋桃花源》的新巡演又将在11月开启,黄磊又将从“戏剧节发起人”身份,转变为戏剧舞台上的一个演员身份。《暗恋桃花源》演出多年,随着年龄增长,有考虑过有一天跟它告别吗?黄磊表示:“我经常考虑很多的告别,人生永远是在跟相逢和告别之间徘徊。今年到11月18号,我们就将完成《暗恋桃花源》第15年的演出。我这几年常常在想,有一天我老了,演不了江滨柳了,我就去演老导演。因为我一直期待着说老导演的第一句台词,‘我记得当时呀,不是这个样子’。我想在那一刻,我、年轻的江滨柳、跟我一起成长的戏剧观众都会有共鸣。”

“还有在剧中我跟云之凡,也是我太太孙莉,每次演出的时候都有一场生离死别。有一天演出后我们俩就坐在车上,路灯的光划过我们俩的脸,老年妆都还没弄掉,头发还是白的。我忽然就跟她说,‘咱俩每天晚上都告别,将来真的告别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链接:

他们在乌镇聊戏

赖声川(乌镇戏剧节发起人、特邀剧目《曾经如是》导演)

“今年全是国内的剧,有点像考试交卷了。我觉得我们的戏剧发展还在一种比较‘开始’的状态,大家对于戏剧创作本身有一种断层,可能因为20年前影视开始发展,很多有这方面才华的人,也许是剧场出来的,都跑去影视工作去了。那真正在做舞台剧的,可能会走向所谓的更先锋的一些路线。我觉得都非常好,但是先锋的同时,主流在哪,就是社会的主流剧场在哪?现在还是慢慢地在定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现在发展得比较慢,表现就是在这里。”


颜怡颜悦。信息时报记者 黄文浩 摄


颜怡、颜悦(特邀剧目《女女胞胎》导演、主演)

“无论是脱口秀还是戏剧,对我们来说都是创作的出口,其实做这部戏一开始很有‘挫败感’,本来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后来发现很多需要学习、考虑的事情。像脱口秀对于我们就是上去讲一些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之类,而戏剧有无数的技巧和表达方式,这些都是可以玩的。只要在做好的内容,不管什么形式的,都能够促进这个创作者的成长。”

金星 (特邀剧目《日出》导演、主演)

“现在很多年轻朋友看戏剧,我建议其实不用把它当作一种特别的‘时尚’,要把它当作生命里你应该有的一个精神对话。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角色的体会,它们被展示出来,你的生活就没那么无聊。戏剧最大的魅力,就是剧场的魅力。当剧场钟声响起,灯光暗下来的时候,所有的社会阶层全都抹平了。在幻想的,在想象的,在感受的,那是多么公平的交流空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