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是多动症吗?三大症状家长要警惕
2021-08-23 20:32:30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漫 通讯员 林惠芳)上课喜欢插嘴、与同学玩耍容易发生肢体冲突、在家总是上蹿下跳……面对自家的“熊孩子”,很多家长都忍不住问道:“这不会是有多动症吧?”究竟什么样的表现表明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常燕群介绍,多动症三大核心症状,家长要留意。

6岁前起病,部分可持续到成年

据介绍,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症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4.31%-5.83%,其中男孩为女孩的3-4倍。目前较多学者认为它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铅暴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动症患儿多于6岁前起病,大多数在3岁左右起病,一般症状最突出的时期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到了少年期后,约30%的儿童症状可消失,其余患儿仍可诊断为多动症,但症状会有所减轻。另外,仍有约1/3的患者可持续到成年期。

多动≠多动症,活泼好动是孩子天性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常燕群表示,“多动≠多动症,顽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能盲目地给这个年龄阶段活泼好动的孩子随便就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孩子是否为多动症,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

正常情况下,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比如,在其他陌生的地方或一些公共场合时,他们会有所收敛。正常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持续时间为:5-6岁的孩子可维持约10-15分钟,7-10的岁孩子可维持约15-20分钟,10-12的岁孩子可维持约25-30分钟,12岁以上可以维持超过30分钟。当超过与年龄相称的注意力稳定性持续时间时,他们就会停下手中的事情。

三大核心症状,诊断多动症

常燕群介绍,一般来说,多动症患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吻合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这三个核心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下列至少6项症状,并且症状出现在12岁以前,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那么就该注意可能存在有注意缺陷:

1.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

2.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3.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业、日常家务。

5.常常难以完成有条理的任务或其他活动。

6.不喜欢、不愿意从事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事情(如作业或家务),常常设法逃避。

7.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铅笔等)。

8.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9.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忘四。

多动症患儿常在不合适的场合也表现得过于活跃,很难安静下来,他们可能会经常扰乱课堂秩序,上课小动作不断,话多、喜欢插嘴,做事虎头蛇尾等,而且常常屡教不改。如果孩子至少出现下列6项症状,且持续有6个月以上,家长就该要警惕了:

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

3.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分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

4.往往不能安静地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

5.常常一刻不停地活动,好像有个机器在驱动他,也不听劝。

6.常常话多,不能对社会规则做出恰当的反应。

7.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8.在游戏或有组织的活动中,常常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上场。

9.常常打断或干扰他人。

“家长对照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的标准后,如果仍高度怀疑孩子有多动症,最好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行为发育学专科的医生的帮助,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常燕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