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云追思:和身体里的“他”一起快乐走下去
2021-04-01 20:19:37

信息时报讯(记者 刘俊 通讯员 张阳 丘小红 李珏菁)“感谢捐献者及家属的大爱无疆,我才有机会继续和家人在一起,我一定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好好地和‘他’一起快乐走下去。”4月1日,48岁的袁先生作为移植受者代表来到"传递生命之火,点亮希望之光"——逸仙云追思活动现场。据悉,有多年乙肝病史的他6个月前停用抗病毒药物,在一次不经意的受凉,使他从一个活奔乱跳的健康人变成了一个全身蜡黄、皮包骨头的危重病人。作为家里顶梁柱,他用镜头记录下了自己对家人的不舍及对生命的无限渴望。而今,接受肝移植后涅槃重生的他为身体里的“他”带去了一封信。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视频/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同样作为移植受者代表来到现场的还有张女士和其爱人李先生。张女士曾多次尝试人工受孕没能如愿,在第9次尝试时,因患有乙肝多年且没有规律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发生门静脉血栓、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唯有接受肝移植才可能挽救她的生命。张女士表示,非常感谢大爱捐献者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移植团队给予的第二次生命,她一定会积极地回馈社会,报答捐献者和家属的大爱。

除了移植受者代表,当天来到追思会现场的还有捐献者家属赵先生及段女士。赵先生由父亲独自拉扯长大,刚步入社会的他还没来得及孝敬父亲,父亲却永远离开了他,而他选择大爱捐献,以另外一种方式寄托对父亲的思念,同时也让父亲以另一种形式去体验更多更美好的人生;段女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职工的女儿,她在得知父亲外伤导致脑死亡后,悲痛之余与家人决定完成善举,捐献器官……捐献者的家属通过朗读书信的方式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本次网上云追思活动包括分享感言、为捐献者祈福、献花、宣誓等环节,共100余人参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希望通过这种"云追思"的方式铭记、歌颂伟大的器官捐献者,同时感谢大爱无私默默奉献的家属,在至亲生命之旅的终点,传递出生命的火花,拯救有需要的患者,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器官捐献,传播爱的力量。据了解,这是广东地区首个为大爱器官捐献者举行的云上追思活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原副主任、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为云追思活动表达了寄语。黄洁夫部长表示,器官捐献能让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获得新生,让逝者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个过程中,不仅传递着爱心与温情,更是检验着一个国家文明与法治的成熟度。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姚和瑞副院长表示,在中国,尽管大众对器官捐献概念已不再陌生,但仍对于器官捐献的大爱理念存在误解和偏见,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等旧观念。其实,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都是两面性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慈悲、助人、舍生取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这样善与美的一面。”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为挽救更多的生命接力续航,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性光辉在器官捐献事业中发扬光大。”姚和瑞副院长说道。

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登记,截至2021年4月1日,全国累计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3163635人,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3667例,捐献器官99322个。尽管全国每年实施器官移植手术近2万例,但全国每天等待肝肾心肺大器官移植的病人仍大约有66960人次。其中,每天等待肾脏移植病人约60430人次;每天等待肝脏移植病人约5870人次;每天等待心脏移植病人约500人次;每天等待肺脏移植病人约14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