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通关只需0.86小时 黄埔关区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居全国前列
2021-03-04 15:03:33

信息时报讯(记者 欧嘉福)3月4日,广州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新闻发布会举办。据黄埔海关介绍,2020年12月,黄埔关区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出口是0.86小时、进口是9.23小时,在全国业务量(报关单量)前10位的海关中分别排第1位和第2位,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工作在全国走在前列。

今年的专项行动,黄埔海关出台的新一轮措施,集中在压缩时间、降低成本、提升进出口企业获得感等三大方面,其中既有抓好国家层面及广东省、广州市专项行动的“规定动作”,又继续大胆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自选动作”,特别是结合黄埔口岸特点,发挥改革在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中的关键作用,助力广州打造成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示范高地。


黄埔海关具有特色的三项改革

第一项:深化海运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改革

这项改革是黄埔海关在2018年底率先推出的原创性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24小时智能通关已经覆盖关区所有海运口岸。今年,改革的重点是久久为功、深化拓展,在物流监管方面,更加注重企业和海关监管区域、场所的联动,创新“厂港联动”“场港一体”模式,实现“出口抵港直装”“进口卸货直提”;在口岸作业方面,装卸、放行等环节更加着力科技化、自动化,通过智能卡口、智能选查等建设减少人工干预;在航线运输方面,叠加内外贸同船、进出口同船、驳船水运中转、内贸跨境运输的监管模式,打通海运全链条物流节点,加快推进大湾区物流一体化。

就“出口抵港直装”“进口卸货直提”来讲,在不查验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完成检验检疫监管和提前申报后,承运车辆可直接运抵卡口,实现自动放行、装船出口;进口货物提前申报,完成自报自缴或提供税收担保后,可实现自动放行、提离运到就近的特殊监管区域、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极大提高了物流便利。

第二项:检验检疫作业改革

在企业关心的“减成本、提效能”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检验检疫方式方法,打造便捷高效的作业模式。具体来说,向“智能”要便利,深化检验检疫证单智能签发改革,让“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企业通过互联网即可在线签收、自助打印电子证单信息。用“集约”提效率,推进属地检验检疫业务集约化改革,实施“顺势监管”“云端监管”,企业既可以综合考虑货物的物流时间和费用,将货物拉到海关监管场所接受检验,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海关”平台预约报检,以“云视频”的方式接受检验,省时、省事又省力。

第三项:“互联网+海关(黄埔)”迭代升级。

“互联网+海关(黄埔)”项目,让企业能够线上办理海关业务,在疫情期间为企业复工生产发挥了大作用。去年,我们应企业需求,新增了40多项“不见面办事”项目,推出了目的地检验、供港蔬菜监管、商品检验鉴定、检疫处理业务等新功能;企业在保税、关税、通关等业务方面的网上办理率达90%以上。今年致力于让系统向管用、好用、受用的方向发展,推进企业办事“不见面”“不到场”。支持静态密码、动态口令等多种登录方式,满足电脑端和手机的不同登录需要;应用电子签章技术,实现海关电子文书网上制发、网上送达,企业动动手指完成网上签收;实施网上验核,可通过验证码方式向相关部门提供海关事项办结证明,企业不用抱着纸质单证各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