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治疗!全球最小人工耳蜗宝宝如今能背古诗词了
2021-03-03 19:20:41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漫 通讯员 王舒慧)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术后“回家”复查的小柏(化名)。在他刚满1周岁时,省二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彭宏为他做了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术,如今3年过去了,小柏能听会说,基本与正常孩童无异。

今年爱耳日,省二医还启动了清远市人工耳蜗救助专项基金,首批资助对象为清远市18岁及以下听障儿童和青少年。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该基金资助每人部分费用用于人工耳蜗植入。

彭宏为人工耳蜗宝宝进行行为、言语可懂度评估。通讯员供图

当年耳聋宝宝

如今可以背古诗词了

2018年,年仅1岁的小柏被确诊为严重耳蜗畸形(共同腔畸形)。由于内耳畸形非常严重,共同腔畸形又一度被认为是人工耳蜗手术的禁忌症,手术风险极大,他们在粤港多方求医均被拒。

面对这项困难又极具挑战性的手术,彭宏毅然承担风险,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巧完成了整台手术。最终,手术非常成功,经过3年的康复,小柏现在的听力已接近正常孩子,并获得良好的言语交流能力。

现实中,像小柏这样需要通过高危疑难人工耳蜗手术恢复听力的聋儿不在少数。“但更多的孩子并不需要冒如此大的风险,经过人工耳蜗手术就有望回到‘有声世界’。”彭宏表示。

时隔三年,他再次回到省二医接受声场测听、声源定位检测和EABR等听觉电生理检查,完成各种听觉、行为、言语可懂度评估。这些评估将指导小柏接下来一年的康复训练。检查结果显示,小柏的听力水平与他的听觉年龄相仿。

三年前的小柏不能感知外界声音,现在的他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区分不同的人说话,甚至会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和语调判断情绪。小柏妈妈告诉记者,小柏现在可以流利背诵古诗词了,今年准备送他去上普通幼儿园。

彭宏为双侧人工耳蜗宝宝检查听觉。通讯员供图

早发现早治疗

听力障碍能康复

据介绍,我国新生儿中每1000个就有1个是听障儿童,仅广东全省每年新增聋儿超过2000人,其中超过一半为重度以上耳聋。2020年残调显示,在我国4个残疾人中就有1个是听力障碍。目前常见的听力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类是新生儿听力障碍,由遗传、母亲怀孕过程中疱疹病毒感染、出生过程中缺氧窒息、出生后高胆红素血症等影响造成,这部分患儿有60%以上是极重度的。彭宏表示,“听障康复非常强调“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人工耳蜗手术是目前治疗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手段,植入术最佳年龄是1-3岁,年龄越小言语康复的效果越佳。”记者了解到,彭宏已完成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125例。

第二类发病较晚的遗传性耳聋,由于一些外界诱因,如感冒、剧烈运动等在4-5岁左右突然听力下降。彭宏提醒,这类病人在发病6个小时内得到及时诊断和药物治疗,听力是可以恢复的。

第三类听力缓慢下降,如基因突变,在40-50岁左右听力下降;或是一些家族性的耳硬化症,会在怀孕期出现听力下降。据介绍,这一类病人如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可以维持听力;听力下降到中重度了,需要助听器干预;达到了重度,需要尽快人工耳蜗植入。

全国爱耳日听力健康义诊。通讯员供图

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并发现听力障碍呢?彭宏建议,平时使用耳机,要控制在60分贝以内。如果感觉到耳朵闷、不舒服、听力不平衡,这是耳聋的早期表现,可以自己做一些听力检查,如左右耳轮流听手表指针走动的声音,或者使用手机上听力检测app初筛,如果确实发现问题,要尽快到耳鼻喉科就诊。

爱耳日启动专项基金

救助清远市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及手术后的康复费用对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由于无力支付人工耳蜗产品费用,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手术及康复的“黄金时期”而“因聋致哑”,这给孩子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伤痛,“因聋致贫”也给国家和社会留下了隐患。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针对清远市有经济困难的患者,省二医启动了清远市人工耳蜗救助专项基金项目,首批资助对象为清远市0-18岁听障儿童和青少年,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将获得部分费用,用于人工耳蜗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