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患儿胸腔长了巨大肿瘤,幸好遇到他们……
2020-12-30 20:54:59

信息时报讯(记者 刘俊 实习生 唐宾鸿 通讯员 潘曼琪)3岁多的小女孩出现发热、咳嗽,家长带孩子就医发现是胸腔上长了巨大的肿瘤,将心脏、左肺等挤压到了对侧,因风险太大,四处求医无果。家长最后带小孩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特需医疗与健康管理中心行政总监、胸外科主任医师顾勇快速组织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刘钧澄、副主任医师佘锦标等人组成团队为其进行了精心的术前准备,于11月13日实行高难度手术治疗,让患儿受到挤压的左肺复张起来,重新恢复健康。

中山一院医生为患儿实施手术。通讯员供图

高烧伴咳嗽,元凶竟然是它

11月8日,一名3岁8个月大的女性患儿因“发热伴咳嗽2周”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儿2周前并无明显诱因出现了发热,最高达39℃,伴咳嗽,呈刺激性干咳。检查发现原来致病的元凶是胸腔内长了一个11cm的巨大肿瘤,肿瘤完全占据了整个左侧胸腔,心脏、大血管和左肺完全被挤压到了对侧。经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最终穿刺病理确定胸腔内巨大肿瘤,极大可能是良性畸胎瘤。

“第一次见她,她正以双腿跪趴的姿势趴在病床上。”顾勇教授回忆起刚接到这个患儿的时候见到她的场景。患儿命途多舛,出生后半个月因肠坏死行“肠切除术”,从小体弱多病,营养差,个头就比同年龄的孩子瘦小,年纪小又不懂得表达,家长也没有常年带小孩体检,导致肿瘤成长3年至11cm后才被发现。患儿因肿瘤挤压心脏、左肺,平时休息只能侧睡或趴着,不能够平躺和坐着。

多学科联合讨论治疗,将11cm肿瘤完整切除

病重的患儿,无助的家长,巨大的肿瘤,这让刘钧澄教授、佘锦标副教授和顾勇教授百感交集:肿瘤不切除,患儿生命危险;肿瘤切除,难度太大,风险太高,患儿同样面临危险。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顾勇教授提议组织全院多学科讨论,随后快速组织了小儿外科刘钧澄教授、佘锦标副教授,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副主任医师唐雯教授,放射影像科副主任医师李向民,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窦云凌等全院多学科大讨论。

顾勇教授告诉记者,经过了多学科对诊治难点的讨论和精心周全的术前准备,患儿于11月12号转入PICU,13号进行手术,于13号12点27分结束手术。而在术中开腔探查跟术前讨论预料的情况一样,巨大的肿瘤完全占满左侧胸腔,心脏、心血管和左肺严重受压,右肺也轻微被挤压到,肿瘤已经大到都看不见左肺。这时就要判断肿瘤和胸腔脏器,如肺、心脏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完全黏连在一起还是有界限,还有肿瘤的包膜是否完整,如果肿瘤恶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粘在一起,就没有机会切除,即使切了也切不干净反而容易引起复发。幸运的是肿瘤包膜完整,边界尚清,无侵犯周边的大血管。

顾勇教授带领胸外科主治医师张水深,在术中小心翼翼的将肺和肿瘤分离,随后将肿瘤的包膜打开个口,沿着肿瘤边缘进行游离。

最终,11cm的巨大肿瘤从患儿胸腔被完整切除拿出。长时间被严重压迫的左肺,在肿瘤被切除后,林世清副教授缓慢通气胀肺,可见萎陷成团的左肺慢慢复张,肺循环也很平稳。

术后恢复良好,患儿体重增至12公斤

术后患儿送至PICU,在唐雯教授团队的悉心治疗、精心呵护下,患儿术后顺利渡过胸腔巨大占位手术后各种风险的高危期72小时,2天就拔除气管插管,4天后就拔除胸腔引流管期。患儿于术后8天从儿童重症病房转出至小儿外科病房,在佘锦标副教授团队治疗下,患儿顺利出院。

在与患儿家长通话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小女孩的体重增至12公斤,比双胞胎妹妹还要重,现在也可以平躺着睡觉,胃口也比以前好。

顾勇教授表示,为拯救生命抗击病魔是医者使命所在,也是医院医魂所在,外科大夫敢于挑战风险,即是本职,更离不开强大团队凝心聚力和鼎力支持。从该疑难病患儿入院到出院,不到两周的时间,彻底改变了一个小生命和所在家庭的命运,得益于医院多学科团队综合实力强、快速协调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势,这为外科大夫不断挑战高难度手术给予了强大信心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