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印发碧道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四片多条碧道特色主题游径
2020-10-11 16:05:42

信息时报讯(记者 欧嘉福 通讯员 赵雪峰)记者从广州市河长办获悉,近日,广州已正式印发《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示、水环境改善等主要任务,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计划及保障措施,并总结出一套千里碧道建设的广州经验。至2025年,全市建成碧道1506公里;至2035年,全市建成碧道2000公里的总体目标,建成通山达海碧道、广佛高质量发展碧道、城央环岛碧道、田园风光碧道等一系列特色碧道和主题场景。


通讯员供图

城市治水升级 提出“八道合一,三带并行”空间范式

广州市将碧道建设作为城市治水升级版,实现从单纯治水到城市综合治理,还清于水、还水于民、还绿于岸,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实现空间综合利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激活片区多元价值。

《规划》结合广州实际,提出“水道、风道、鱼道、鸟道、游道、漫步道、缓跑道、骑行道”八道合一和“滨水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三带并行的“八道三带”空间范式,保护珠江生态岛链、建设碧道风廊、水鸟走廊,恢复鱼类洄游生态圈。协同岸线、河滩、沿岸绿地整个水生态系统的整治与修复,形成水体全循环过程的系统治理;同时注重与广州城市通风廊道体系的有机结合,保障河道风的通畅性,打造广东万里碧道建设的“广州样板”。

《规划》围绕“八道三带”空间范式,提出加强对42片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利用59座江心岛塑造珠江生态岛链,建设“5主6次”的碧道风廊、22条“多廊+多点”的水鸟走廊,恢复鱼类洄游生态圈,串联34处全市大型绿地斑块,串联超220处传统村落、文物古迹、特色名城小镇等节点,沿碧道打造公共服务综合带和373公里水上运动产业带,辅助85片产业片区发展,挖掘碧道沿线4类48片价值地区。


通讯员供图

诉说广州故事 策划四片多条碧道特色主题游径

《规划》参照波士顿“自由之路”“翡翠项链”经验做法,以碧道沿线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公共活动空间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位置、文化特色、生态效益、交通条件、建设条件等,策划了四片多条碧道主题特色游径(北部古驿商圩线、中部城央组合线、南部海丝记忆线、东部田园风光线),串联一批最能体现“广州味道”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活动空间,诉说广州故事,展示广州魅力。

四片特色主题游径包含多条特色主体碧道路径,串联多个历史文化景点,凸显浓郁的本地特色。北部古驿商圩线主以流溪河为主干路线,梳理流溪河畔沿河集中分布的古圩市资源,唤起旧时乡镇商贸记忆,主打“历史体验+自然休闲”;中部城央线由红色印记线,珠水丝路线,湿地风光线,黄金水道线,工业拾遗线,科创环岛线等6条特色主题碧道路径组成,分别串联中心城区一批历史文化遗址,凸显广府特色;南部海丝记忆线,主要沿黄埔航道、狮子洋水道、虎门水道一河两岸展开,主打“历史体验+滨水运动+自然休闲”;东部田园风光线以增江-东江北干流为线,主打“户外健身+观光休闲+体育运动”。


通讯员供图

绘就千里画卷 2035年建成2000公里碧道

《规划》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000公里以上,初步建立“广州碧道”品牌;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506公里,基本建成贯通全市的碧道骨干体系,实现碧道、绿道、古驿道互联互通,基本绘就“千里长卷,最美广州”碧道画卷,建立“广州碧道”品牌。

到2035年底,全市建成碧道长度达到2000公里,建成通山达海碧道、广佛高质量发展碧道、城央环岛碧道、田园风光碧道等一系列特色碧道和主题场景,形成覆盖全市的碧道网络,实现“水清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愿景,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面呈现,“广州碧道”品牌享誉国内外,成为大湾区靓丽名片。

据悉,广州目前全市已建成蕉门河、东山湖、车陂涌、海珠湿地、流溪河等省、市级试点碧道共113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两高点”“两聚焦”“两注重”为主要内容的试点探索经验,并总结经验形成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碧道建设“广州经验”。

四片多条碧道特色主题游径

1)北部:古驿商圩线,286公里。借道滨水古驿道空间,打造河畔古圩的古圩古道线,主干路径沿流溪河,支线沿白坭河、铁山河、潖江(二)河展开,梳理流溪河畔沿河集中分布的古圩市资源,唤起旧时乡镇商贸记忆,包括串联历史建筑13处,文物83处,自然资源节点5处,美丽乡村4个,传统村落1个,主要古道沿线历史遗存为明清时代。塑造“历史体验+自然休闲”的户外线路,促进乡村空间美化活化,带动乡村艺术事业发展,将乡村打造成为世人关注的观光目的地。

2)中部:

城央组合线,145.3公里。主要包括城央6条特色主题碧道路径。

红色印记线,16.5km,主要沿新河浦碧道及东濠涌碧道,串联团一大广场、农讲所、东山湖、新河浦等红色历史遗址,回溯岭南革命策源地,讲述红色文化历史;

珠水丝路线,26.1km,主要沿珠江前航道,串联沙面、海珠广场、二沙岛、大元帅府等,观摩珠江两岸近代雄伟建筑,展示广州作为海丝之路主港的辉煌历史;湿地风光线,12.6km,主要沿海珠湖碧道、海珠湿地碧道,海珠湖、海珠湿地、小洲村、瀛洲生态公园等,感受城央最美自然生态;

湿地风光线,12.6km,主要沿海珠湖碧道、海珠湿地碧道,海珠湖、海珠湿地、小洲村、瀛洲生态公园等,感受城央最美自然生态;

黄金水道线,38.7km,主要沿珠江前航道天河段、猎德涌、琶洲涌、黄埔涌等,串联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琶洲互网集聚区等城市重要经济产业片区;

工业拾遗线,18.2km,主要沿珠江后航道碧道,串联信义会馆、太古仓、广州商务港、广钢遗址、广船遗址等,见证广州近现代工业的奋斗历程;

科创环岛线,33.2km,主要沿生物岛环岛碧道、大学城环岛碧道,串联生物岛、大学城环岛路径。

3)南部:海丝记忆线,218公里。主要沿黄埔航道、狮子洋水道、虎门水道一河两岸展

开,挖掘黄埔古港古驿道历史资源、与珠江古水道相结合,再塑海丝记忆历史景观,形成沿珠江出海航道的古道游览线路,串联古桥码头、碑刻等遗址1处,历史建筑3个,文物24处,自然资源节点5处,美丽乡村1个,传统村落5个。包含沿黄埔航道-狮子洋水道-虎门水道的珠江古水道线路,沿沙湾水道的沙湾古水道线路,沿上横沥-下横沥的潭州古水道线路等。塑造“历史体验+滨水运动+自然休闲”的户外路径。

4)东部:田园风光线,135公里。借助增江-东江北干流沿线优良的生态资源本底和田园风光,塑造东部田园风光线,同时融入东江古水道线路,塑造“户外健身+观光休闲+体育运动”等自然休闲运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