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科院召开专题研讨会
2020-08-27 16:11:01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穗社科宣)8月27日上午,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召开“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全院干部职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研讨会”,畅谈学习心得和研究体会。

为全面深入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市社科院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咨政建言等功能,7月21日起,市社科院在全院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精神专题征文活动。截止至8月25日,共收到征文43篇,经院学术委员会匿名评审后收录编印成本文集。在此基础上,该院又组织召开研讨会,以期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和学习贯彻,进一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主持会议,并作“在深化理论武装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宣讲报告。张跃国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张跃国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好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站在培根铸魂的政治高度,增强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深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做到融会贯通;要坚持知行合一。”

结合社科院具体工作,他提出,要“反观内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社科院是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用心创造精品力作,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研研究,多挖掘一手数据和材料;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对于新型智库建设,张跃国提出,要“守正创新:坚定推动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要优化体系,塑造“实体+平台”组织结构。如重点建设好广州蓝皮书系列、广州智库丛书、开放时代杂志等国际化学术平台,高水平运作世界大都市协会亚太秘书处、世界城市文化论坛广州办公室等国际合作平台。要连通内外,构建“枢纽+网络”运作模型。如以学术会议、项目合作、人员交流为纽带,加强与高端智库、国际组织合作交流,建设枢纽型组织、国际化网络。主导主办高端学术会议,打造形成“广州全球城市评价研究”等国际学术会议品牌等。

特写:部分发言摘要

1、主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体会》

市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再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阶段转换亟待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新常态。迈向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为改变过去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破解我国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及应对好世界经济不确定性风险与挑战,应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总纲”,抓住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创新驱动这三个关键。一是坚持质量第一,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二是坚持效率优先,着力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三是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提升科技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四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2、主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人文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市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伍庆:“一带一路”建设正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在新阶段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应坚持以高质量对外开放为基础,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落实;应增强与地方发展战略对接,充分发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对接一带一路,形成发展合力;应不断深化交流合作领域,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以人文交流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要做好健全人文交流合作机制;要调动多元主体行动合力,重视青少年交往活力,激活华侨华人纽带作用,促动外国友人积极参与;要用好国际组织平台,升级国际会议平台,打造文化交流平台;要擦亮各领域交流品牌,丰富文化交流品牌,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品牌,突出各级教育合作品牌,树立旅游互联互通品牌。

3、主题:《以党建为引领,防范化解广州社区重大突发公共风险》

市社科院科研处贺欢: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揭开了城市化、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型危机,也暴露了城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风险的弱点和不足。广州在以党建引领防范化解社区重大突发公共风险中取得良好成效,但在人员保障、应急能力和应急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

当前,社区工作人员不足,普遍身心压力超负荷。建议推进基层减负落实,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探索社区共治机制,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报到要求,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在应急能力方面,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应急预案细则,细化组织体系、运营机制、应急保障、监测管理等方面规定;在社区选人用人时匹配具有应急管理能力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