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件精美外销瓷在粤博展出
2020-08-07 14:51:19

信息时报讯(记者 冯钰 通讯员 黄苏哲)8月7日,广东省博物馆策划主办的《惊艳“中国风”:17-18世纪的中国外销瓷展览》在粤博开始展出。展览通过200余件/套馆藏陶瓷器,全面展现17—18世纪中国外销陶瓷的面貌,呈现了明清时期精湛、高超的中国制瓷技艺,讲述东西方之间经贸与文化的交流互动。展览将延续至11月8日。

展览位于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二,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部分“东方雅韵”,主要展示明清外销瓷中的中式器形和纹样,主要器形如罐、瓶、尊等,主要纹饰如花鸟、山水、人物、瑞兽等。第二部分“西风袭来”,主要展示中西方文化交流影响下,中国古代陶瓷器出现的西方来华定制器形和纹样装饰。第三部分“高级定制”,主要展示在西方“中国风”盛行时期,欧洲来华定制中彰显个性和凸显身份地位的纹章瓷,以显示器物主人的富有及身份的尊贵。

近年来,广东省博物馆尤其注重于明清外销艺术品,包括外销陶瓷器的收藏与研究。为呈现外销陶瓷的收藏与研究状况,加强文物藏品的活化与利用,此次策划主办《惊艳“中国风”:17-18世纪的中国外销瓷展览》,就是这种努力的体现之一。


重点文物介绍

1 清康熙青花狩猎图盘 

17-18世纪,狩猎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热衷的户外休闲运动。这种描绘狩猎的瓷器更是大受西方贵族的喜爱。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盘沿镶的银提手,其上雕蔷薇和藤蔓曲线,极具洛可可风格,明显是欧洲工匠的再加工之作。这种外销瓷再加工的手法,早在明代外销瓷上就可见端倪。 高3厘米,口径27厘米,底径15.5厘米

2 清雍正薄胎粉彩描金人物纹瓷碟 

从晚明开始,青花仕女图瓷器就很受西方人青睐,到清代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在当时欧洲人的眼里,认为娴静、优雅,温柔地与小孩子嬉戏,终日与书画棋琴为伴,衣着华美的女子,就是中国女性的代表,也是他们理想中的中国女性的生活状况。 高1.5厘米,口径11.7厘米,底径6.5厘米

3 清康熙五彩鱼藻纹储水挂罐及接水盆

在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在欧洲富有家庭的餐厅旁,往往设置储水盖罐和接水盆,作为盥洗之用。当时欧洲式的储水盖罐和接水盆有各种各样的材质和样式,其中瓷器类的一定是从中国进口的。该储水罐的流口为中国风格的狮首,而安装在流口的金属水龙头一般是在欧洲制造的。罐顶部为扇形背板,以两只海豚作为装饰。用“海豚”作为装饰图案,是当时欧洲流行的风格。 接水盆:长42厘米,宽33.5厘米,高11厘米,水罐:高42厘米

4 清乾隆矾红彩旋纹瓶

此瓶造型独特,装饰简洁富有韵律感的螺旋弦纹,十分别致。这种造型的瓶子是受到土耳其16世纪伊兹尼克(Iznik)窑陶瓶的影响。在16—17世纪,欧洲人模仿伊兹尼克(Iznik)窑这种陶瓶的造型,生产出银器和玻璃器,在17世纪又把这种瓶子的器形带到中国,定制青花瓷器,其后亦有五彩、广彩等品种。这件矾红旋纹瓶,即是完全按照欧洲银器和玻璃器的样式制作的,类似的旋纹完全模仿自欧洲银器和玻璃器的纹理。 高26厘米,口径4.8厘米,底径6.5厘米

5 清乾隆广彩十三行通景图大碗

清代康、雍、乾时期,随着到广州贸易的外国商人不断增多,许多国家先后在广州设立商馆,兼行外交和贸易管理的功能。这个大碗的纹饰描绘了广州十三行商馆的面貌,上面绘有丹麦、大革命前的法国、奥匈帝国、瑞典、英国和荷兰的国旗。 口径37厘米

6 清乾隆广彩花卉瑞典William Chambers家族纹章纹咖啡壶

壶整体装饰颇具洛可可风,优雅精致。壶盖满绘细小花朵花。壶身绘有折枝西洋花卉,辅以丝带、花朵花边等装饰。壶颈处绘 “VIGILANDUM”纹章纹。此壶为著名建筑家William Chambers 通过瑞典东印度公司所订制,在造型和装饰上都模仿了迈森瓷器。 高24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7.5厘米


温馨提示

广东省博物馆目前实行全员分时段预约参观。请提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入馆门票。在预约时间段内,凭本人身份证(实体原件)、查验“粤康码”或“穗康码”,佩戴口罩,经体温检测合格后进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