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世界名著讲义》教你如何读经典
2020-05-20 17:15:00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川)旨在“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全面提高素质”,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日前正式发布。《指导目录》遴选了300种古今中外优秀读物加以推荐,名著阅读再次成为教育界和图书市场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年轻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名著、辨别译本,挑选出最适合自己阅读的经典?记者获悉,译林出版社诚邀作家、世界文学资深专家、南京大学教授余斌总结提炼其数十年的阅读、写作、教学成果,全新打造了外国文学通识读本《译林世界名著讲义》,将于近期面市。

《译林世界名著讲义》

余斌 著 

译林出版社

2020年5月


21讲引领读者精研世界文学史经典

《译林世界名著讲义》共21讲,余斌引领读者精研世界文学史上人人必读的经典:《荷马史诗》《神曲》《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傲慢与偏见》《简·爱》《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变形记》《了不起的盖茨比》《老人与海》《麦田里的守望者》等。解读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人物分析、文学流派、历史定位……每一篇都像是一堂妙趣横生的文学课。此外,更附有名家点评、中译本出版小史和原版插图,增加文本丰富性和可读性。

据了解,余斌以《张爱玲传》得名,在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与此同时,他对外国文学的研究心得也备受学生青睐,他多年开授《外国文学史》及《西方文学名著精读》课程,“从1990年留校任教开始,一直在教外国文学”,课堂笔记常年作为报考南大中文系的必备考研资料在考生中广为流传。

读什么,如何读,为什么读

在余斌看来,“文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恰在于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可以让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常读常新”,“无数读者的经验也可以证明,西方文学经典成了与自己的人生水乳交融的一部分”。他曾在与好友叶兆言的访谈《午后的岁月》中,共同回忆起青年时代勤翻常谈的书,雨果、巴尔扎克、海明威、托尔斯泰……这些早已进入世界经典文学之林作家的作品。名家名著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尺度和文学标准,外国文学的积淀成为一代学者的文学与思想启蒙。

在《译林世界名著讲义》这样一本具有“导读”性质的通识读本中,余斌重点回应了读者面对外国文学作品最为困惑的问题,即读什么,如何读,为什么读?他鼓励读者“搁置对经典的刻板印象”,以“悬置有用无用的放松心态”直接进入名著的世界。他甚至直言:再好的导读也代替不了阅读名著本身。我只希望我的讲解不构成“遮蔽”或少些“遮蔽”,而挥开“烟幕”的最佳途径,仍然是,你自己去读。

值得一提的是,《译林世界名著讲义》特地在每一讲的最后部分,简要梳理名著作品的中译本出版小史,介绍名著被引介到中国的过程。如“神曲”译名受到日本学者、作家森鸥外的启发,第一本以戏剧形式完整呈现的白话文译本《哈姆雷特》(《哈孟雷特》)出自于田汉之手,《傲慢与偏见》第一个中译本出版当年即被列入清华大学“文学与人生”课必读书目,茅盾曾经翻译了三章《简·爱》且未发表。此外,专业而权威的译本梳理也极具实用性,将帮助读者面对五花八门的名著的中译本不再“选择困难”,便于他们更好地进入世界经典文学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