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志愿者马银英:关爱弱势群体,用爱舞动奇迹
2020-03-26 15:21:44

她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社区的热心志愿者。她关爱弱势群体,将舞蹈与公益相结合,带领残障人士舞动人生奇迹。

好人说:“舞蹈是我的爱好和乐趣,我虽退休了但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用舞蹈也给他人带来快乐。”

好人简介:她年近七旬,却依然活力满满,一旦登上舞台,又如年轻姑娘一般,舞姿翩翩。她就是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泰安社区沙田水韵舞蹈队的队长——马银英。这位社区文艺团体的佼佼者,还是一位出色的志愿者。她不仅热爱舞蹈,还将自己所长与日常社区公益相结合,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为社区邻里搭建沟通的桥梁,为社区长者丰富晚年生活,为残障人士增添生活自信。

撰文/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李滨

摄影/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退休教师不褪色服务社区

马银英原是南沙区珠江小学的一名老师,曾在三尺讲台执教整整26年。2002年她从岗位上退休,但街坊邻里依然喜欢敬称她一声“马老师”。因为马银英一直秉承着为人师表的风范,不仅公德意识强,还经常助人为乐,感染和教育了很多邻里的年轻人。她和丈夫都很热爱文艺宣传事业,丈夫能歌妻子善舞。日常生活中,夫妻二人经常互相策划和编排节目活动,夫唱妇随,家庭和睦。

“我以前当过6年的音乐舞蹈老师,所以2002年退休后,喜欢搞搞文娱活动,大家在一起聚聚热闹又开心。”马银英笑着说道。她主动邀请邻里妇女一起加入到社区舞蹈队,耐心教导初学的街坊,用舞蹈打破邻里之间的隔阂。大家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增进了邻里街坊之间的感情,社区的文化活动也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变得丰富起来。

这位退休教师的热情和活力与年轻人相比毫不逊色,各种社区公益活动也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同为老人,马银英还关注关爱社区里的长者群体,经常参与社区走访慰问老人的活动。她还把自己家的小院子变成老人们欢聚的园地,主动邀请周边长者到自己家里玩,让老人家们可以开心地聊聊天,或者教他们唱唱歌,跳跳舞,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几分色彩。

为残障人士上特殊舞蹈课

在珠江街的“珠江人家”舞蹈室里,30名工疗站学员正跟随老师一板一眼地学习着舞蹈动作。他们的舞蹈老师正是马银英,她脸带笑容温柔地说道,“来,看这里,这个太阳漂不漂亮哇?”只见她双手手掌比划出一个圆圈,往右上方举起,以此来聚焦学员们的注意力。学员们的视线缓慢地随着她的手移动,若有所思地看着。但轮到他们做动作时,却又各按各的节奏演绎,令人啼笑皆非。

这样特殊的舞蹈课,每周在“珠江人家”舞蹈室进行一到两次,马银英已经义务给珠江街工疗站的学员们当了7年的舞蹈老师。由于学员们大多是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残障人士,他们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给他们上舞蹈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积极地鼓励。

马银英回忆,“有次我和志愿者们带领学员们参加南沙区举办的残疾人运动会,台上人正在致辞,在台下等候的学员突然兴奋起来,热烈地鼓掌欢呼,打断了发言。”不过,在马银英看来,这正是学员们的可爱之处——真实、简单,高兴就直接鼓掌表达。在马银英眼里,每一个学员都是可爱的孩子,“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更应怀着一颗慈悲的心接纳他们,关爱他们。”

马银英与学员们的交流不仅仅限于舞蹈教学,生活中她也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温暖。2016年的冬至,她把学员们邀请到家里,把钱主动交到学员手上,同他们一起到菜市场购买面粉、蔬菜等。那一年冬至,也成了学员们心中最难忘的一个节日。因为他们平时在家里基本没试过自己到菜市场买菜,在马银英的带领下,能够上街买东西并且亲自制作食物,让他们感到满足。学员们常常念叨着:“马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去你家包饺子啊?”马银英教给学员的不只是舞蹈的技能,她给予他们的还有来自社会的接纳和自我肯定的自信心。

不辞辛苦用爱舞动奇迹

在2018年11月举行的第五届珠江街“邻居节”上,马银英和舞蹈队的队员以及珠江街工疗站的12名学员们一同演出的舞蹈节目《中国鼓》,获得了台下阵阵掌声。“不介绍的话真看不出来,他们跳得很整齐,实在看不出肢体不协调。”一位观看过演出的观众感叹道。  

在《中国鼓》表演中“挑大梁”的学员阿彪,双眼高度弱视。刚开始练舞时,他不仅手脚不协调,就连辨别方向都十分吃力。尤其是转圈和走位时,阿彪起初一转就“转过头”,引来其他学员阵阵笑声。每当这样,马银英便教导道,“阿彪只是视力不好,这样笑他是不礼貌的,我们要尊重他。”她针对阿彪的情况开始尝试新的训练方法。马银英发现,阿彪虽然视力不佳,但听力和嗅觉都很好。训练时,她通过告诉阿彪前后左右队友的方位,让阿彪辨别方向。在表演《中国鼓》时,阿彪的走位准确到位,没有出现一次差错。

马银英不辞劳苦,不惜付出,用比教正常人跳舞多100倍的精力用心教导每一位学员跳舞,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和关爱。她坚持7年给学员们免费上课,希望学员们能够通过舞蹈站在舞台上散发出自己的光芒,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说到学员们跟随马老师学习舞蹈后的变化,原泰安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周毅丹颇有感触,“以前学员们见到人都不敢打招呼,比较内向腼腆。但现在他们愿意和陌生人交流了。”这种变化,马银英正是见证者和引导者。

“起初学员都不敢跟我有眼神和语言的交流。但现在每当训练结束后,有的孩子会过来给我一边按摩一边说‘马老师你辛苦了!’这让我很感动,我相信这是他们感受到爱以后的回应。”马银英动情地说道。在她心里,单纯率真的学员们都是“宝贝”,她总是笑着给予他们鼓励。这位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26年的老师,又将自己教师生涯中积累下的教学经验、耐心和爱心,用到了工疗站学员们的身上,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站在人生的舞台上舞动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