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 致力培养“新三好学生”
2019-12-09 15:46:31

信息时报讯(记者 徐珊珊)近两年,广州集团化办学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正在逐渐改变整座城市的教育生态和资源格局。去年12月,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刘良华担任集团总校长,探索教育集团与高校知名教育专家联手管理教育集团的运作新模式。近日,刘良华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他表示,集团以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在未来几年的办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第二实小集团学子“刚柔相济,文质彬彬”的人格品质。

办什么样的学校?回到元点 面向未来

据了解,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由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领衔,集团成员学校包括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海珠区知信小学、海珠区金影小学,共覆盖5个校区,229名教师,3653名学生,是海珠区成立的位于东部的首个教育集团。

“集团化办学有紧密型和松散型,我们的集团化办学是处于两者之间,提供了新的思路。”据刘良华介绍,他作为集团总校长,不是任何一间集团内学校的法人代表。这也面临了一个问题:如何让集团内学校保持统一的办学步伐?为此,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章程明确了总校长的职责,如审议各成员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的调动任免;审议成员学校1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经费等。

成立教育集团后,集团确立了“回到元点,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以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以“培养通情达理、文武双全、劳逸结合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将在未来几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子“刚柔相济,文质彬彬”的人格品质。

刘良华表示,“回到元点,面向未来”的主体是学校,要解决的问题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刚柔相济,文质彬彬”的主体是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围绕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我们通过调研的方式,制定我们教育集团的改革和发展规划。”刘良华说,在具体的发展规划中,主要追求两个方向:一是面向未来,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把学校办成“智慧学校”;二是回到元点,道法自然,把学校办成“自然学校”。智慧与自然、智慧学校与自然学校,这是两个矛盾的元素。”我们希望把这两个矛盾的元素在教育集团里以对立统一的方式实现出来。”

什么样的学生是一个好学生?这是刘良华做集团顶层设计时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他看来,好学生有三“好”,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三“好”之中,哪一个“好”更重要呢?“按照设计,我们把性格好放在第一。这就是我们的顶层。身体重不重要?也重要,但我们还是愿意把身体放在第二。学习好不是更重要吗?但我们更愿意把学习好看作性格好、身体好以及相关的生活习惯好的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效果。所以,我们把学习好排在第三位。”刘良华说,三者一起构成教育集团追求的“新三好生”。

与集团的顶层设计对应的是底层设计,集团的底层设计就是“元教育”。《中庸》里有一句话: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德性是中国的传统。知识学习不是不重要,但在中国文化的源头,在中国教育的元典,一律将德性放在首位。这就是作为底层的元教育。有这样一个看不见的底层,才能长出上面看得见的顶层。

实施课改 构建“新六艺”课程体系

为了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身体锻炼和性格发展的倾向,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三所学校、五个校区从本学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集团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构建德智体美劳情“新六艺”课程体系。”新六艺”课程体系特别添加了“情感教育”板块,“德育其实已经包含了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我们把情感教育单独拎出来,是想告诉孩子和老师、家长,德育中的情感是我们出发的元点。”刘良华解释说。

在学校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德智体美劳情”六大板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通过课程整合,形成“大德育”课程。

例如,通过知识德育(知性德育),把智育和德育关联起来,在观念知识上渗透德育;通过身体训练,把体育和德育整合起来,在提高孩子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训练其意志品质;通过审美教育,把美育或艺术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让孩子们变得和谐、从容、不焦虑。这样看来,德育就不再是没有内容的“空架子”。“严格地说,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德育老师,因为所有老师都要承担德育的大责。”刘良华说。

不仅如此,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做德育课程改革时,注重开发和利用家庭与社区教育资源,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学校搭建平台,以工作坊、专题讲座、参与式讨论、读书沙龙、视频分享等方式,为家长提供优质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并邀请家长和校友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学习经验和教育经验。”我们在形成系列、形成系统,把课程改革和家长学校做成集团的特色品牌,让家长一起来推动孩子们的性格变得美好。”刘良华介绍说。

重视劳动教育 培养学生责任感

刘良华表示,就课程整合而言,最重要的是把德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社会教育是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影响更深远的教育,而社会教育的核心是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社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让人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持续地接受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终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铺垫。“人一旦进入社会,不劳者不得食,我们由此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的元点定位在自食其力上,将自食其力的元点聚焦到‘食物教育’上。通过‘食育’的途径,让学生体验交往的规则与生活的责任。”刘良华进一步阐释说。

按照集团课程改革的目标,学校正致力于构建食育本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课程体系,鼓励师生参与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社区服务,尤其重视以食育为中心的劳动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自食其力的劳动技能,并由此发展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恩情感和承担劳动任务的责任意识。

据介绍,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给孩子布置学做饭的作业,还要求班主任把家务劳动作为第一作业,而非学科作业。“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做饭,孩子如果觉得不好吃,他就会抱怨。即便感觉好吃,他也会挑剔。而孩子一旦亲自做饭做菜,整个人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要是把饭烧糊了,他会在厨房悄悄把糊掉的饭吃掉,再把不糊的拿到外面去给父母吃。”刘良华做了一个生动的描述,“这就是责任感,因为参与,所以有担当。因为有担当,所以有责任意识。”

在刘良华看来,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学习并掌握必要的自食其力的劳动技能,在研究、欣赏食物,将食材烹饪成熟食的过程中,他们慢慢地就会发展出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又将促使他们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能够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