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市公司回购总金额已创历史新高
2019-11-22 19:48:29

信息时报讯(记者 袁婵)随着A股上市公司2018年四季度披露的股份回购计划陆续到期。近日,上市公司“扎堆”披露股份回购实施成绩单。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昨日2019年A股上市公司回购实施总金额已超过1000亿元,远超往年同期数据,创下A股股票回购资金量的历史新高。其中,9家公司回购超10亿元。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不少公司却出现了回购食言的情况。

伊利等9股回购超10亿元

从个股回购金额来看,今年不乏大手笔回购的公司。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今年已有9家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10亿元,去年仅有2家公司。伊利股份回购金额为57.93亿元为居榜首,而招商蛇口、美的集团、陕西媒业、中联重科、世纪华通、分众传媒、巨人网络、恒力石化跟随其后。

上述公司回购多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例如,中联重科在今年5月份披露的回购公告显示,公司称今年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同样,分众传媒表示,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招商证券行业分析师郑恺认为,股票回购是上市公司层面的动作,上市公司以现金从二级市场上回购公司股票,并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作为库存股保留或用于股权激励等。同时,由于股票回购绝大多数都以公司自有现金支付,开展回购也侧面反映了上市公司现金流稳健,盈利能力稳定。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份,再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是凝聚团队稳定性,提升团队战斗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季度以来8家公司回购“食言”

与上述回购热情形成对照的是,四季度以来不少公司却回购“爽约”。同花顺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爱康科技、晨光生物等8家公司披露了终止回购计划的公告,而去年全年仅5家。

从回购金额来看,不少回购期限届满的公司实际回购金额与拟回购金额之间差别较大,结果“掺水”现象严重。以晨光生物为例,公司在回购期限届满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83.94万股,成交金额约为1061.16万元(不含交易费用)。晨光生物表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公司回购总金额未达到回购金额的下限,主要原因为受股价持续高于回购预案公布的回购价格上限的限制,同时受定期报告、重大事项等敏感期的限制,公司实际可实施回购的时机较少。

更过分的还有从头到尾0买入的上市公司。例如爱康科技曾于今年3月份披露1.5—3亿元份回购股份的计划,不过回购尚未开始,今年10月份公司就提前终止了计划。公司表示,由于回购交易受定期报告窗口期限制,公司长时间处于回购敏感期内,客观上无法实现此次股份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