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州文化蓝皮书”成果发布会召开
2019-11-06 15:32:21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粟华英)11月6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召开了“2019年广州文化蓝皮书”成果发布会。记者从《2018年广州文化发展现状分析与2019年展望》(以下简称《报告》)上了解到,广州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成公共图书馆(分馆)191个,公共图书馆的注册读者量首次超300万人,达317.47万人。


成效积极:广州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91个

《报告》介绍,2018年,广州市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互联网融合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如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强,文艺精品生产创作繁荣发展;全面深化“文明广州”建设,城市文明水平保持领先地位等。

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是一个亮点。如在图书馆建设方面,截至2018年底,广州市已建成公共图书馆(分馆)191个,其中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12个,与社会力量合建的公共图书馆分馆41个,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40.58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的注册读者量首次超300万人,达317.4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1.30%;读者到馆人次合计达到2427.18万人次,人均读者到馆人次1.63次。

积极打造文化金融“广州模式”,文化产业支柱性地位更加凸显。随着“文化+”战略深入推进以及文化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正在加快向集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当前,广州市动漫产业产值约占到全国动漫业总产值五分之一,2018年广州动漫游戏产业增加值约为400亿元。广州地区文化上市公司达30家,具有鲜明特色的“广州文化板块”已经形成。文化会展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持续上升,2018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漫画节直接交易额达6亿元,促成交易及潜在交易近80亿元,参观人数、展场规模、成交金额均创历史新高;2018年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实现累计意向签约126亿元,直接成交22亿元。

文化惠民措施多、力度大,成为拉升文化消费的重要动力。2018年广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大力推进下基层文化惠民工作,在电影、演艺、会展、图书、网络文化等文化消费领域推出了6000余场次文化惠民活。在演艺领域,广州大剧院在2018年广州艺术节期间的全部演出项目和演出场次中,推出了46个惠民补贴演出项目,合计77场,最低票价仅需30元。广州艺术节惠民力度为历届之最,共售出惠民票5.8万多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有力拉动了广州市民的文化消费热情。2018年广州城市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为5652元,农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022元,文化消费对广州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素质提升的拉动效应较为明显。

全面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文化合作交流水平与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广州充分利用国家高层发展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性会议及国家主场外交活动,组织策划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广州国际形象传播年圆桌会、“我与改革开放的广州故事”等36场城市推介会和故事会。广州还积极打造广州故事城市品牌,如优化提升花城花市城市品牌,在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展海外花市活动,让国际友人亲身感受花城魅力;积极参与人文湾区建设,举办“听见花开”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文化艺术季、“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之夜”等活动,全面深化穗港澳间的文化交流合作。


资源闲置:建议对老字号戏院优先投资改造升级

2019年广州文化发展态势如何?《报告》认为,随着广州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相关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预计广州市将在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文明广州建设等方面将取得新进展。预计2019年广州市文化产业可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将高于全市经济整体的增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速也将继续快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速,文化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实现稳步提高,城乡文化消费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报告》就推进广州文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针对当前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整体服务效能不高,资源闲置浪费等现象突出问题,建议统筹协调好城市新、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与规划建设的进度,促进新、旧公共文化设施物尽其用,均衡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政府财政资金过度向新建大型场馆倾斜,对老旧场馆升级改造的投入不足,一些老字号场馆经营举步维艰。如海珠大戏院曾是广州的一张著名文化名片,但现在却门前冷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平安大戏院在经历了67年的风雨后,2018年也因租赁合同到期面临关门的危机。建议广州有关部门尽快对全市范围内的老旧公共文化设施的资产、经营、人才、市场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资源摸底,尽快实施对优质老旧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提升工程。对具有较强符号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字号剧场、戏院优先投入资金进行保护性改造升级,对老化的旧公共文化设施要及时统筹安排资金进行更新提升,使其能重新焕发新活力。

另外,要站在文化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高度,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科技、金融、人才等各类资源,协力推动文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如牵头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推动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合作交流机构与政策协调机制、牵头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行业协会联盟、商会联盟、文化人才联盟等,推动大湾区各城市间文化企业、社会组织在信息服务、人才培训、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鼓励扶持创作一批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文艺精品,用更多地优秀主旋律作品吸引人、激励人,占领主流文化市场,净化文化市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