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戒烟、减少熬夜、调节情绪……医生教你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2019-09-29 17:12:21


信息时报讯(记者 刘俊)“医生,我胸口闷老是感觉不舒服,该怎么调节呀?”“医生,我最近心慌得厉害,是怎么回事呢?”9月29日世界心脏日当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义诊活动,在该院南院区不少市民排队等候专家答疑解惑。

据悉,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全球每年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和卒中。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300万人。为此,该院心导管室主任罗年桑教授针对心血管疾病常见的误区进行解释,并从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出发给出了降脂、戒烟、学会调节情绪、少熬夜、平衡饮食等预防措施。


中老年人才会得心血管病?错

“理论上来说,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是心血管疾病多发年龄段,但并不代表年轻人就不会得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罗年桑解释说,这与现在很多青年人抽烟、熬夜、高盐高脂肪食物摄入、不运动、情绪消沉等生活习性有关。近年来,80后,甚至90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者屡见不鲜。

就临床案例来看,罗年桑表示,他曾接诊过两位26岁的心梗病人,其中的男性病人从6岁开始抽烟,女性病人则因个人感情不顺利长期郁郁寡欢,所以说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心血管疾病的说法是错误的,其次,抽烟和情绪问题在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中不可忽视。

网上的疗法更好?这一个误区则更值得病患重视,罗年桑说,总有部分病患听信网络或亲友传播的谣言,不信任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法,往往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等最坏的结果出现才追悔莫及。此前,曾有一病人需做心脏支架手术,但其朋友向他传播做支架手术不好、还不如根据网上的说法慢慢疗养,但最后这位朋友因血管堵塞引发了猝死。

罗年桑提醒市民,当出现突然头晕、气短、胸闷、胸有压迫感等症状时,切不可听信网络或朋友圈的谣言,胡乱吃药或自我治疗,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每年的体检更是必不可少。尤其是胸痛发生时,一刻也不要耽搁,立马呼叫“120”去医院。


戒烟、多运动、健康饮食,学

“血脂高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定期检查血脂是非常必要的。”罗年桑表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不被重视的诱因,例如抽烟、长期情绪消沉、熬夜、饮食摄入过多脂肪和盐分。

罗年桑强调,香烟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百害而无一利。戒烟是最简单、最容易改善心血管健康的一种方式。临床研究证明,戒烟2年,罹患冠心病的几率大幅降低;戒烟15年,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降到与不吸烟者相同。

熬夜也越来越成为心血管疾病多发的推手之一。近一个月,罗年桑接诊了两位病人,一位是常年上夜班的40岁货车司机,3条血管都堵塞了;一位是经常加班到深夜的30岁互联网工作者,突发心梗。因此,为了心血管健康,需尽量减少熬夜。

此外,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可以促进心脏健康,罗年桑表示,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和效果。运动可以改善情绪,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提高心脏储备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和原地跑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最后,罗年桑还建议市民,不要长期陷入郁郁寡欢的情绪中,学会调节情绪,并减少过多过量脂肪、盐分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