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2.4%
2019-09-17 20:18:08

信息时报讯(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粤教宣)917日,2019年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新闻发布会在广东省教育厅举行,会上相关负责人解读《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据了解,全省21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4%;与此同时,64%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53%的学生经常连续近距离用眼超过1小时。为此,实施方案明确家庭、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机构、学生以及政府各相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具体任务和措施,细化了工作措施。

 

信息时报资料图


【现状】

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2.4%

2018年下半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调查范围覆盖全省21个地市,其中广州、深圳、佛山、江门、梅州、肇庆、惠州、阳江、韶关等9个地市调查结果作为广东省近视率基数上报国家。全省共调查86所幼儿园和256所中小学校,有效筛查人数107590人,包括幼儿园儿童(6岁)7247人,各年级段中小学生100343人。调查结果显示,全省21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4%,幼儿园6岁组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阶段学生(含普通高中和职高)近视率分别为15.0%33.5%71.3%81.2%

广东省教育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形势严峻,21地市平均值低于全国总体近视率1.2个百分点。幼儿园6岁组、初中、高中等学段学生的近视率现状与2030年的防控目标值有较大差距,目标任务实现起来难度大,需要采取强有力的综合防控措施。

同时,近视率随学生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8至12岁近视率增速最快。6岁幼儿的近视率已较高(15.0%),小学阶段近视率从一年级的15.5%增长到六年级的57.7%,初中阶段近视率从初一年级的66.3%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5.9%,高中阶段近视率进入高位平台期,高三年级达83.6%。

除此之外,中心城区学生近视率高于县(区)相同学段学生近视率。全省有12个地市总体近视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地市总体近视率达50%以上。

 

过半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

记者还了解到,省疾控中心针对2018广东省近视调查的部分中小学(约6万名)同步开展了近视影响因素专项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群体中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主要包括户外运动时间、睡眠时间和不良用眼行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户外运动时间方面,64%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27%的学生不足1小时。37%的学生课间通常在教室内休息,仅10%的学生到户外或操场休息。睡眠时间方面,仅有27%的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及以上,31%的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及以上,42%的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及以上。

负责人还提到,53%的学生经常连续近距离用眼(不通过远眺、闭目或户外活动等方式休息眼睛)超过1小时。44%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移动电子产品(包括手机、掌上游戏机、平板电脑等)超过1个小时。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睡眠时间不达标、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正确坐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因素均是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措施】

学校: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统一考试

中小学(含中职学校,下同)方面,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2023年,学校教室照明要100%达标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在户外运动上,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不得挤占体育课时间安排与体育锻炼无关的内容。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鼓励学校每天布置适量的体育家庭作业;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确保假期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体育活动。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赛事活动。

而在幼儿园方面,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幼儿视力健康检查和建档工作。

 

相关部门:鼓励高校开设眼视相关专业

方案中,还对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有相关要求。如针对教育部门,就要求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纳入工作规划监督学校开足开齐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质量鼓励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眼视光学、眼视光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近视防治、视力健康管理专门人才和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相关研究。

针对卫生健康部门,要求监督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防控站点;加强基层眼科医师、眼保健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含托幼机构保健医生)培训,提高视力筛查、常见眼病诊治和急诊处置能力;加强视光人员的在职培训,确保每个县(市、区)均有合格的视光专业人员提供规范服务,能为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法。

记者还了解到,根据方案规定,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严禁市、县(区)人民政府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据悉,自2019年9月20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有效期满后将修订方案以完成国家有关目标任务限期要求。

 

【提醒】

专家:预防近视,两个“黄金期”很重要

在发布会现场,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卓业鸿解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关键技术要求。他表示,预防孩子近视,两个“黄金期”很重要视力好坏与“黄金期”密切相关。这两个黄金期指的是3-4岁左右,以及青春期,大约在12-15眼睛在发育中,年龄越小,发展速度越快。眼睛能否健康发育与所受到的刺激成正比;刺激越小发育越好,反之亦然。

卓业鸿告诉记者,近视的成因主要在于,近距离长时间的刺激会加速眼睛从远视状态向正视状态改变:在第一个“黄金期”,尽管孩子的眼睛处于远视阶段,但如果给予长时间近距离的刺激,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看书、识字等,必然会加快眼球变长的速度。同样,在第二“黄金期”,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度疲劳地使用眼睛,也会加快眼轴变长。这样使得本来应该在18-20岁时发育成正视的眼睛,被迫提前几年变成正视,但此时眼球还未发育成熟,它在成长中不断拉长眼轴,逐渐形成近视。

记者了解到,近视一旦发生,往往都会不断加深,到18岁左右稳定。而现有技术,除非通过手术手段,尚无其他手段治好近视。对此,卓业鸿表示,大家切不可有病乱投医,不可相信一些没有经科学认证的方法,比如宣称可以通过某种训练办法完全治好近视。如果不确定是否科学防控方法,请到专业医疗机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