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儿常见病大多伴随发热,家长应对症辨别
2019-08-06 18:03:25

信息时报讯(记者 廖温勃 实习生 毛洁 通讯员 李雯)气温升高、晴雨交织的天气为一些夏季常见疾病提供了滋生条件,而儿童由于自身的抵抗力较差,病毒细菌更易乘虚而入,特别是婴幼儿以及免疫功能低的儿童,夏季更易得病,应慎重对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内科主任何丽雅指出,夏季常见病都伴随发热,家长对症分辨的同时,也要对出现严重症状的孩子及时送医就诊。


分清发热状况,及时就诊

“夏季常见病都伴随发热,发热超过3天、出现耳痛、咽痛,尿痛或者频繁咳嗽或2岁以下儿童体温超过38摄氏度应及时安排就诊。”何丽雅指出,夏季小儿常见疾病包括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感、小儿肺炎等,小于3个月的儿童,体温超过38摄氏度,或持续哭闹烦躁、比平时爱留口水、不肯吞咽食物、脖子僵硬或者头痛明显,应立刻就诊。另外,发热伴有皮疹、出现并非因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不能被唤醒,出现意识障碍或者幻觉;第一次出现发热抽搐等这类情况也应立刻送医就诊。

此外她提醒,其他轻微发热时的患儿可在家先行休息多饮水、科学的饮食、居室环境保持清洁即可。如果发热病症具有高度传染性,应远离人群或其他儿童、老人等。还可通过减衣、用温水擦拭儿童的身体来物理降温,但注意不可用酒精或凉水来擦拭身体降温。


小儿常见夏季多发病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生,5~7月份为高发季节,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何丽雅介绍,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为主要表现。手足口病隐性传染率较高。多由亲密接触,呼吸病毒污染的空气传染。

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首先应隔离人群,时刻注意观察,预防并发症。家中保持清洁,适当消毒,患儿的衣物最好隔离清洗,家长自己也应注意清洁,不作为隐性传染者。

二、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等症状,少数病例会出现高热惊厥、脑炎等并发症。发病率是手足口病的3倍。”何丽雅介绍,如果不确定是否患上此病,可观察儿童口和咽喉部位是否有疱疹和溃疡。

她提醒,为了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家长应让孩子勤锻炼,平时注意多喝水,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水果,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勤给孩子的玩具、奶具消毒,注意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三、流感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并发症如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何丽雅指出,由于流感病毒对温度、紫外线、常用消毒剂敏感,食物的整体温度达到70摄氏度以上可以杀死病毒。

她表示,流感和感冒不同,流感的症状表现为发热、畏寒、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十分明显,比普通感冒更严重。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和冠状病毒引起,普通感冒一般三到五天就可以治愈,但流感的相对时间较长,需要一到两周可以治愈,但易有喉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何丽雅提醒,对于流感要早防早治。已经感染的患者在48小时内给予治疗,合理使用对症药物。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她提醒接种疫苗儿童应大于六个月,接种后观察是否有其他反应。发热或急性感染者应在症状消除后接种。

四、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主要由呼吸道病毒、细菌、非典型微生物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增快、胸痛等,早期肺炎症状较为隐蔽,“如果持续发热伴咳嗽3-5天应警惕肺炎的出现。”何丽雅提醒,如果孩子同时出现咳嗽、发热症状,家长要留神。患儿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存在的时间越长,则肺炎的可能性越大。

同时,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则高度怀疑有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的可能。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呼吸急促?0-2月龄孩子呼吸的正常次数应小于60次/分钟;2月-1岁龄为小于50次/分钟;1岁-5岁则在40次/分钟以内,孩子的呼吸次数持续大过这个范围,应及时就诊。

孩子患病后应立即到医院检查,经医师诊断后并给予合理用药,以防误诊和不合理用药;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