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中青年医生送了哪些福利?
2019-06-29 22:57:35

“我去大医院挂号见这些医生,没有一上午根本轮不到,现在家门口就能看,而且医生很耐心,把疑问都解答了,非常好”;“我们老年人很多慢病,这次我在义诊上把心头的疑问都问了,对自己的慢病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后会做好自我管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方便我们居民”……6月29日,信息时报邀请广州的实力中青年医生下到社区和居民面对面,进社区首场义诊活动受到居民“点赞”。据悉,活动中,5名实力医生“大咖”来到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市民“把脉”健康,为市民提供内分泌、心血管、康复等方面的专业健康咨询服务,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接诊了近百名居民。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艳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近距离接触实力“大咖”获居民点赞

6月29日,由广州日报健康有约、信息时报社、微社区e家通联合策划打造的“实力中青年医生进社区义诊活动”启动了首场活动,活动在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文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肖盛辉、广医二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教授陈艳、广医二院医学博士,内分泌副教授杜弢以及来自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江英。近百名居民近距离和医生“大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当天上午不到9点,80岁的市民吴伯早早就到了现场,“我就住在这附近,前几天就知道有义诊活动了,正好我做了个体检,体检报告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拿着报告来找医生解读”。吴伯说,中山一院的心内科副教授夏文豪接受了他的咨询。“夏医生很详细地帮我看了报告,对于报告中出现的大小问题进行了解释。我年纪大了,身体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大问题,他也给我做了指引,让我去具体的哪家医院哪个科室继续检查”。吴伯介绍,如果没有义诊活动,他就要拿着报告去大医院挂号、排队找医生咨询,要花费至少一上午的时间,“而且大医院的医生病人特别多,我也不能一直盘问医生,影响后面的人看病。但这次义诊,我可以近距离找到实力医生帮我解读,活动非常好。我对自己的体检报告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居民自行排队等待。


而今年61岁的宋姨在义诊时,近距离地和医生面对面交流了近半个小时。“我有三高问题,还曾经中风过。现在长期去医院开药,服药。但其实内心对用药、饮食都有很多疑问的,这次近距离和医生交流这么久,也消除了我很多疑虑,同时,了解清楚了自己所吃的药物具体功能,服药剂量的原因等。毕竟我们没有学过医学,缺乏专业知识。平时在控制血糖方面,也经常和老年朋友交流经验,大家相互传授经验。但我总算搞清楚了,每个人身体状况不一,用药,饮食其实是有差距的,不能靠朋友的经验来治疗自己的病。”宋姨坦言,此前她查出血糖高,并没有引起重视,再加上劳累,没有控制好血压问题,引起过中风。“好在抢救及时,没落下残疾。这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慢病要认真对待,不能没有症状就当做没发生”。采访中,她也给活动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冼女士带着93岁高龄的妈妈来现场咨询。


吴伯点赞义诊活动。



 据悉,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信息时报从今年6月下旬到今年年底,将持续举办主题为“实力医生与你健康同行”的广东医院最强科室实力中青年医生走进社区义诊系列活动,服务更多的市民。此外,活动现场阳光人寿广东分公司的咨询服务摊位,他们为市民带来了免费的保险咨询和健康诊查服务,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参与。

 

【医生建议】

夏文豪:

预防心血管疾病 

管住嘴迈开腿并找到适合自己放松的方式

“从接诊的病人来看,前来的老年居民大多有‘三高’、‘胸痛’等症状”。夏文豪表示,面对心血管的疾病,应该是预防为主,而不应在发生后再下大力气去治疗。有些居民如果提前告诉他如何预防,发生疾病可能推迟10到20年,甚至避免发生。说到预防,夏文豪说,主要是管住嘴、迈开腿,同时找到适合自己放松的方式。

“‘管住嘴迈开腿’这6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很多居民做起来难。比如,有个阿姨来咨询,她血脂高,又很喜欢吃肥肉,完全管不住嘴。前期可能觉得指标高一点没症状,也不理睬,这是不对的。一定要管住嘴,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肥胖的现象增多,从事体力活动少,消耗也少了,每餐控制吃六-七成饱。同时要迈开腿运动,建议60岁-70岁的老人进行快步走,每天晚饭后步行5000-10000步。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散步走。而年轻人则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现代人精神压力大,上班族也要学会放松,找到适合自己放松的方式。”

夏文豪特别提醒,生活中有些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一天就走了一万步,并不需要特别的锻炼。“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工作中是精神紧绷状态下,是被动的运动,并非主动运动,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建议年轻人也不要偷懒,晚饭后集中运动40分钟-1小时,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精神状态”。


肖盛辉:

查出“三高”指标异常 不能忽视

肖盛辉则表示,对待慢性病,居民显得眼光不够长远。“常常觉得反正也没症状,就直接不管了。但不管理好,其实会发展出很多的并发症,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都跟这些指标异常有关。越早控制好,则可减缓病程的发展,并尽最大可能把危险因素减小到最低”。他举例说,义诊接待的一个病人,“血糖测出指标超过20mmol/l了,我建议他去急诊打胰岛素,这已经很危险了,但病人说,‘现在没什么事情啊,也没症状啊’。没症状是身体产生了耐受性,事实上这个指标是很危险了”。与此同时,血糖高,也会带来很多其他的危险因素。

肖盛辉称,对于代谢方面的疾病,一方面有可能存在先天基因问题,另一方面是年龄问题,年龄越大,概率越高,“这两方面因素我们改变不了,但作为普通市民,我们能改变的还有四个方面:控制肥胖、改变饮食习惯、加强运动、调节生活压力。在这些方面方面下功夫,可起到预防的作用”。


陈艳:

老年人适量运动 一早一晚晒晒太阳

“对于老年人来说,来看康复科的大部分是存在肩颈腰疼痛、手脚发麻的情况”。对于这部分患者,陈艳建议,不要久坐、久站,避免弯腰干重体力活。在锻炼方面,加强肌肉的力量,但老年人年龄增长,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果情况严重一些则建议到医院治疗。

此外,老年人还存在骨质疏松而导致的关节疼痛等,尤其是50多岁的女性,绝经后容易出现。对此,陈艳则建议适量运动,运动不建议爬楼梯、爬山等损害关节的运动。此外,多晒晒太阳,进入夏季,则一早一晚晒太阳,同时摄入牛奶进行钙质的补充。


杜弢:

“零热卡”饮料比含糖危害更大

进入夏天,一些冰饮又成为市民的心头爱。为健康着想,买瓶“零热卡”的饮料是不是就不会摄入糖份了,对健康有利了?对此,杜弢特别提醒,“‘零热卡’的饮料可能危害更大,其中的一些添加剂对胰岛素的刺激更大。建议市民最好不要喝,危害甚至比直接喝含糖饮料还大。”她建议,最好的保健方式,是多运动,多喝水,定期体检。当发现血糖指标有异常时,在早期进行干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杨江英:

老年人吃药不要自行加减

对于慢病来说,最重要的是长期的管理,自我管理和遵从医嘱。杨江英介绍,患有高血压的老人一定要按时吃药,不能根据自我感觉而自行加减甚至停药,一定要遵从医嘱。“有些老年人测到血压平稳,发现也没啥症状,就直接减药或者停药。这是不正确的”。杨江英提醒,测量血压一天要进行四次,即使进入平稳期可以减量了,在剂量方面也要咨询医生。因为老年人一般同时有多种慢性病,随便停药,会有很高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病人,杨江英提醒,饮食少油少盐,运动矢量。“运动的时候,心率最好不要超过140次,多选择舒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