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器官捐献量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
2019-05-22 19:24:52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张蓝溪 靳婷)5月22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正式在“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上线。即日起,大众可通过广东省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官网、电话等多种方式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仅需10秒即可快捷登记。

启动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广东2018年完成器官捐献835例

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介绍,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器官捐献“中国模式”:全面构建国家层面的器官捐献移植法律框架;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五大科学工作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心脑双死亡的器官捐献科学标准与流程,确保器官获取符合法律规范,建立信息化的监管平台,器官移植监管步入大数据时代;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捐献与移植人道主义救助体系,促进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创建全社会参与的捐献移植保障体系;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培育器官捐献是大爱的人文精神。

广东省卫健委巡视员刘冠贤在讲话中指出,广东重视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成立了6个联合/独立器官获取组织,积极推动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发展。2018年完成器官捐献835例,捐献器官总数2412例,器官捐献量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平台基于互联网时代,向社会大众介绍、推广器官捐献的理念,唤起公众对器官捐献的关注,增强公民参与器官捐献的意识,将有利于促进广东省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提议广东所有公立医院都加入该平台。”当天,通过现场登记,刘冠贤成为该平台第929605位志愿者。

   

平台登记志愿者90万余人  

“90后”占比过半

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系统主任赵洪涛介绍,平台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负责管理,目前已有18家医院在此平台上线,成功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90万余人。赵洪涛表示,目前在该平台登记的人群中,“90后”占比高达56%,其次是“80后”,23%,“00后”也占了11%,“70后”、“60后”分别为8%、2%。

上午10时,省医“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正式上线,即日起,凡浏览省医医院网站、微信,均可通过医院渠道进行快捷登记,成为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带头演示注册登记,成为第925365位登记者。据统计,目前该院已有几百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登记。    早在2018年1月9号,省医党委书记耿庆已成功登记为第267243位志愿者,“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推动医患和谐,是医院永恒的话题,也是落实国家卫建委推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耿庆山表示,“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移植技术是很多终末期患者的唯一希望。公立医院是器官捐献推广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与国家一起推动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事业的发展,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公开、透明、阳光的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做出贡献。”

器官捐献工作在省医历来已有传统。2018年11月26日,我国心脏康复领域的拓荒者、心脏病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资深主任孙家珍因病离世,这位82岁的老人生前立下遗嘱,捐出全部器官。次日她的眼角膜成功为一位角膜白斑的55岁女患者实施移植手术,既延续了光明,更奉献了大爱。她的其他器官,全部捐献作为医学研究、医学教育用途。


省医心脏移植手术量居华南之首

据了解,从1979年完成全省第一例肝移植手术,2007年成为全国第一批获得心脏移植、肾脏移植资质的医院,省医具备成熟的心脏移植、肾移植等器官移植技术。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的心脏移植手术量位居全国第三、华南地区第一。医院在供体获取、病人来源、术后监护等技术力量上具有优势,在“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上线后,将惠及广东港澳台乃至华南地区亿万人民群众。

据余学清介绍,医院大力支持移植团队和平台的建设。随着移植技术的提高、术后康复多学科的协作、抗排斥药物副作用的减少,移植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也逐渐提高,最终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根据长期随访情况,该院完成的心脏移植病例,最长生存期达到19年,术后2年生存率超过90%。

来自湛江的61岁李伯因突发剧烈胸痛,送院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随时可能因夹层血肿破裂猝死,须紧急手术。经近一个月的等待,李伯盼来了匹配的心源。鉴于患者的特殊情况,省医心脏移植团队组织了涵盖大血管专业、移植手术专业、麻醉专业、等多学科会诊。术后,李伯跨过术后感染、排斥反应、营养支持等一个个难关。术后第17天,李伯复查指标良好,步行出院。该例手术的难度在于主动脉夹层手术风险极大,需要在患者深低温停循环(俗称“假死”状态)下完成血管的吻合,而病人胸腔严重粘连,组织解剖破坏严重,心脏移植和大血管置换同期进行,且是心脏再次手术,为全国首例,其复杂程度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据统计,仅2018年一年,省医心外科黄劲松带领团队完成心脏移植40例,手术病患最大70岁,最小6岁。“开展心脏移植手术,需要团队技术、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黄劲松说,去年10月心脏供体正式进入全国分配系统,器官捐献、分配走向规范化,也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快,抢时间,供心从取下到重新嫁接耗时越短,术后恢复越好。另外,也与患者个体状态有关,建议终末期心衰经评估符合心脏移植条件的患者早做决定,按照医生指引申请等候供心,积极争取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