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成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时长超过两年
2019-05-18 17:06:40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艳 通讯员 粤卫健)明日(5月19日是第9个“世界家庭医生日”,调查显示,广东省近四成的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而从时间上来看,四成居民的签约时间超过两年。记者从广东省卫健委获悉,广东省从2014年启动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我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体系初步建立,21个地级市均建立了家庭医生激励机制,签约群众获得感不断得到提升。


需要看病时五至六成签约居民会先找社区医生

2018年底-2019年3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广东省开展了“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获得感效果评价”,对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1185例随访居民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显示,37%的居民有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从签约时间看,30.4%的居民签约时长1-2年,39.3%的居民签约时长超过2年;从签约服务包种类看,85.2%的居民签的是免费包(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12.3%的居民签的是有偿服务包(个性化服务包)。与非签约人群相比,签约人群体验到了更强的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获得感的综合得分提升了8.9%,居民总体满意度提升8%。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匡莉说,医患关系的连续性是全科医生独有的,也是全科医生最有力的诊疗武器。签约居民在医患关系的长久稳定与医患间信赖合作获得感的综合得分提升15.3%。例如,在非签约居民中,48%居民感受到“社区医生了解我的既往病史和健康危险因素”,而签约居民中,这个感受度提升到71%;在非签约居民中,9%的居民感受到“社区医生总是会或者经常会主动联系我”,而签约居民中,这个感受度提升到31%。

调查还显示,签约居民在“不舒服需要看病时”、“慢性病病情发生变化时”、“需要健康体检时”和“需要预防保健时”,50%-62%的签约居民会首先寻求社区医生的诊疗和咨询指导,非签约居民的比例只有19%-31%。此外,65%的签约居民表示,“总能得到社区医生/团队为我提供的健康筛检和咨询建议”。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匡莉称,本次调研结果表明,签约家庭医生后,老百姓的获得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


至少70%签约服务费可自主分配

广东省卫健委称,在家庭医生薪酬方面,将加快每个市落实家庭医生团队激励政策,完善家庭医生薪酬保障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有偿签约服务费和地方财政支持签约的相关经费,作为家庭医生团队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组成部分;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质量的考核,按政策收取的签约服务费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单列管理,原则上至少70%签约服务费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自主分配。

同时,不断推动完善全科-专科联动机制。建立家庭医生与综合医院专科医生的制度性合作, 全科与专科合作无缝对接;各地二级医院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开放不低于40%的门诊号源和一定比例的住院床位、三级医院(不含省部属驻穗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及委直属医院)为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留一定比例的门诊号源,为经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提供绿色通道。


明年底实现签约服务信息化

为进一步改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广东省将推进家庭药师进团队,重点为具有2种以上慢性病或需要长期用药超过5种以上的签约居民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及家庭小药箱管理等服务,并在健康档案的基础上,为签约居民建立用药管理档案。同时,不断丰富服务包内涵。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免费服务包、基本服务包基础上,结合自身能力、特色等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服务包,逐步推进个性化服务包开展,进一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层次健康需求,做到精细化管理,拓展签约服务内涵,提供增值服务。

据了解,目前,广东正进一步要求各地以地级市、各县(市、区)为单位,加快推进配备智慧家医和信息化手段的采集设备,如多功能健康一体机、快速签约机、移动工作站以及多种用于常见慢病人群的可穿戴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家庭医生团队的签约数量、服务质量、签约居民满意度等信息。

广东还将结合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与正在建设的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对接,实现数据信息的上传与更新。各地将于2020年12月底前实现签约服务管理信息化,在全省实现省、市、县(市、区)信息化考核评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