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展》:观文字之形 品文字之美
信息时报 |2018-12-28 20:52:33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史林花 胡田甜)明日(12月29日),《中国文字展》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正式亮相。该展览共展出150件(套)文物及辅助展品,包含陶符、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等多种文字形式,依托陶器、甲骨、青铜器、纸本等多种文字载质,多个角度展现中国文字的魅力。


李世民书晋祠铭拓片。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最新展览《中国文字展》于12月29日开幕。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当阳峪窑诗文八角形瓷枕。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国文字承载着浩瀚悠久的中华文明,传播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国文字展》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同主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支持,展览分为“镂于金石 书于竹帛”、“汉魏风骨 晋唐法度”、“宋元意趣 明清流长”三部分,展期为12月29日—2019年3月29日。

据了解,中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发展阶段,字体及书写材料的不断演变。商代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字的镂刻及书写材料愈加丰富,石质碑碣、兵器、货币、缣帛、玺印等作为新的文字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展品中有一面西汉时期的“见日之光”铜镜,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该铜镜背面装饰了汉代风格的纹饰,镜面不仅能照人,在阳光照射时还可呈现镜背面的纹饰,有穿透的效果。镜背面则铸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个字。

睡在诗词歌赋上,这在宋代十分常见。展品中有几件瓷枕,有元宝形、八方形等,造型各异,颇有特色。如一件“白釉褐彩题句腰圆瓷枕”,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藏品,枕面上刻画了诗句,四面有花朵等装饰,十分素雅、别致。据介绍,宋朝文化繁荣,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当时瓷枕的装饰艺术受到宋代文学的影响,大量使用诗词作为枕面装饰素材。

先秦时期,楚方言和吴越方言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岭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粤方言开始形成。在广东“下南洋”的人们与亲人间的往来书信,近现代革命党人的宣传资料上,清晰地保留了粤语的方言特色,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