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耕人生|艺术特长不是技术特长
信息时报 |2018-12-28 19:38:53

常常有广告说“艺术特长生可以加分!”“拥有高级别考级证书的孩子们在起跑线上就拥有更多优势!”之类的新闻,让我有点说不出的滋味!

不可否认,创作一件艺术作品需要一定的技术技法。没有基本的素描功底,安格尔、达•芬奇也不可能创作出不朽名作的《泉》和《蒙娜丽莎》;同样,没有几十年的笔墨实践经验,山水画大家黄宾虹也不可能在积墨的运用上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是,技术能等同于艺术吗?

艺术特长生的设置在某种意义上确实起到保护个别天才型艺术人才的作用,但以考级来衡量艺术特长生,完全按一个量化的标准那就有失偏颇了。艺术的技术化让艺术教育蜕变为功利化的产业,成了“实用型”的升学敲门砖。家长们一窝蜂地让孩子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考虑的是“学艺术对升学有没有用?”培训机构通过不断考级的刺激,让家长不停地给孩子报名考试,一级一级的交费。考级过程大多都有“套路”,根据这个套路就可以拿到证书。而事实上艺术培训班的孩子视艺术学习如畏途,并没有培养出真正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技术化的艺术教育造成的是对未成年人心灵的异化,被迫学艺术的孩子可能在重复性的训练中慢慢变成无思想、无情感的“艺术机器人”。

艺术是审美的,而审美本质上是无功利的。傅雷先生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只有娴熟的技术,充其量只是一个艺匠。让我们少一点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点不为什么的坚持!“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马云的这番话有些绝对,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应该很熟悉,现在很多家长的成功育儿经验就是:只顾学习,时间表上一切与升学考试无关的东西都必须删除掉,没有艺术、没有游戏,没有交友、没有自由……但要知道:影响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东西,你没有让孩子学到,却让他学了大量没用的东西。

难道艺术就有用吗?这个有如问别人“人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长期以来,艺术在很多人眼里只是茶余饭后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当今中小学还是动辄就停音、体、美这样的课程。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颇令人感到意外。毕业1-5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这里说的“有用”并非是直接转换成物质的有用,而是被艺术浸染后拥有的一种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感情,只有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是完整的人生观。”

艺术教育,一定是润物细无声的。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要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艺术教育必不可少。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当父母从内心爱上艺术的那一刻,这一切才可能发生。通过艺术的教育,能开发儿童的艺术本能,能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如色彩、声音、韵律等。因此,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代表的是科学;一个是感性。代表的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鸟之两翼。重视理想,忽视感性意识发展的结果,会使孩子一生的幸福化作泡影,将无意中亲手扼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未来将是“雅者为王”的时代,缺少艺术教育的人幸福少,缺少艺术教育的人成功难。

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感性素质低的民族。如果我们能够持续30年强化艺术教育,培养出一代热爱美,热爱艺术的公民来,我们苦恼的很多问题或许就都不会存在了。

黄健生(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