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好企业家”谢仲馀:博施济众 街坊的“慈善芳邻”
2017-10-26 09:05:00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成为商界“焊机大王”;事业有成不忘回报社会,救济孤寡热心拥军。在慈善这条路上,他已经走了20余载。

  好人简介:

  谢仲馀,广州市金象工业生产有限公司董事长。36年前,他作为广州首批个体户之一,自谋出路创业,成为广州商界的“焊机大王”。在企业做大的同时,他不忘回馈社会做慈善。从1995年至今,他从未间断助养孤老孤儿,每年春节均向孤寡老人赠送慰问金。同时,他还与两个女儿传承家风热心拥军,是荔湾街坊眼中的“慈善芳邻”。

 

  好人说:“以前不富裕,现在条件好了,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了。”

 首批个体户 成为“焊机大王”

  “养猪蒸酒磨豆腐,一生磨练不叫苦”,在谢仲馀办公室的墙壁上,其自创的《十富十贫歌》十分醒目,这首歌是他对多年艰苦创业和生活经历的总结。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广州的个体工商业小荷初露尖尖角,高等机电专业毕业的谢仲馀也毅然告别公有制企业,开始自谋出路创业。

  “每天‘从鸡叫忙到鬼叫’,虽然很累,但收入大增,从此不用担心没钱买米买肉了。”谢仲馀回忆,当年他用450元积蓄买了些破旧机器进行机器维修,由于认真细致、技术过硬、服务好,不到一年,他就成为万元户。随后他请来几名学徒,添置了一些废旧机械,在家里办起了金象机械工场。据了解,谢仲馀是广东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个体户,后来更成为“焊机大王”。

  从未向银行借过一分钱,也不拖欠工人薪水,谢仲馀创办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于经营,他有独特的想法,即坚持“本心,本事,本钱”的“三本”原则,坚持把“本心”——诚信摆在首位。围绕这一理念,他带领企业不断创新,工厂由当初的作坊经营、个体字号发展为今天的大型公司,工作人员也从几人变成几百人。

  乐做慈善 为孤老捐赠慰问金

  企业做大后,谢仲馀想着回报社会,因此与慈善结下不解之缘。从1995年起,金象公司开始助养荔湾区的孤老孤儿,每年春节向全区孤寡老人赠送慰问金且金额逐年增加。1999年起,慰问金提至每人300元,受助对象基本稳定在500人。2005年,捐助扩大到重点优抚对象,2010年慰问标准提升至每人500元。“增加慰问金,是想让孤老们吃得好一点,过一个开心的春节。”谢仲馀说。

  2010年,有媒体这样报道谢仲馀的事迹:“愿贫苦人都与谢仲馀们为邻”,“如果你在广州安家,有机会与一位名叫谢仲馀的人做邻居,肯定是不错的选择”。

  20多年来,谢仲馀始终用最“保守”的方式做慈善:备好现钞,依靠职能部门,直接面对救助对象。荔湾区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谢仲馀做慈善,最难得的是持之以恒,“比他有钱的人大把,但像他一样多年如一日做慈善的却不多”。在许多荔湾街坊看来,有谢仲馀这样的“芳邻”,是一件温暖而自豪的事。每当他出现在位于宝源路的公司大门前,总有相识的、不相识的街坊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闲时执笔 被誉为“老板作家”

  “滴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何况我深受国恩?”一路走来,谢仲馀常用此激励自己创业和发展。年过七旬的他有着多重身份,曾经当过全国政协委员,也当过广东省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历任广州市工商联副会长、广州市慈善会副会长等职,在私营企业界牵头开展慈善事业。

  2008年,谢仲馀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他有着军人情结,特别崇拜解放军。1988年,谢仲馀开始踏上拥军之路。“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谢仲馀说。据悉,他带领两个女儿传承家风热心拥军,为此出资1500多万元。

  谢仲馀做慈善很慷慨,对自己却很“孤寒”,十年如一日遵从简朴的生活习惯,常带着自家做的盒饭在公司用餐。除了必要的开销,他不愿意浪费,认为“有钱不如做慈善”。闲暇之余,谢仲馀喜欢看书,诗词歌赋、古典文学都是他喜欢的,日积月累也练就了极强的文字驾驭本领。自2000年起他开始写小说,被誉为“老板作家”。

  谢仲馀的“爱心”也影响到女儿,在广州商界慈善圈,有他出现的地方,就有谢小夏和谢小云这一对姊妹花的身影。二人深受父亲的影响,既是成功的女企业家,也是远近闻名的慈善家。据了解,谢家还进行了多个慈善资助项目。“快乐可以传递,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们感到很快乐。”这是谢家父女的共同坚持,他们会一直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