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好志愿者”陈丽君:90后女孩赴藏支教
2017-01-12 17:45:00



 

  她用满腔激情,点燃了孩子心中的希望;她用知识的力量,敲响生命之鼓。

  好人简介:

  “藏区人们的心灵都特别纯朴,与其说我是去支教,不如说是他们给了我一个机会去成长。”这是广州大学90后女大学生陈丽君回到家乡后的一番感叹。因为世界很大想去看看,也因为怀揣“西藏支教梦想”,2014年,刚毕业的陈丽君带着满腔热血和激情,去往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沙东乡果麦教学点支教。9个月里,她为那片纯净的土地注入了知识和爱,而在支教结束后,这份爱也从未中断……

 “好人说

  去西藏支教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以后的人生方向,想要不断努力,给身边的人带去更多的正能量。”

  一本《酥油》催生支教梦

  今年27岁的陈丽君是增城区中新镇福和坳头村人,2014年毕业于广州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如今,距离陈丽君到西藏支教已有一年之久,但每每回忆起那段时光,她的眼底总藏有深深的怀念。

  谈及支教梦,陈丽君称源自一本名叫《酥油》的书,“大学时偶然看见了这本书,书里有一位名叫梅朵的西藏支教老师,她救助藏区孤儿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本身对西藏有很深的向往,因此就萌发了到藏区支教的想法。”2012年,正读大二的陈丽君组织了一帮“骑友”从广州骑行去北京,在路上遇到从武汉骑行到北京的汤倩龙。期间,陈丽君得知汤倩龙也有到西藏支教的想法,于是两人不谋而合,相约2014年毕业后一起结伴前往西藏。

  然而,陈丽君的想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家人希望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毕业后我先去武汉的一家家具店工作了一段时间。”但陈丽君从未放弃去西藏支教的念头,她在帮补家里的同时也在悄悄为自己存路费、做计划。得知西藏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为提高身体素质,在准备去西藏前,陈丽君每晚都会背着一个装满书的书包徒步一个多小时。

  和藏区孩子度过难忘时光

  2015年3月,大学毕业半年多的陈丽君把“心动”化为行动,背着背包,跟骑友汤倩龙一起坐上了开往拉萨的火车。从平原地区到海拔3700米的藏区村落,陈丽君经历了从火车转私家车、私家车转卡车、卡车转拖拉机的漫长跋涉,最终到达了西藏自治区贡觉县沙东乡果麦教学点。

  落后是陈丽君对藏区生活条件的第一印象,“从县城到村子有140公里,都是崎岖的山路,无人区很多,有些地方还有野狼。房子建在山坡上,一到夏季就很容易发生泥石流等灾害。”

  虽初来乍到,但兴奋的陈丽君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果麦教学点只设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全校共有70多名学生,除了陈丽君和汤倩龙外,学校还有3个本地的支教老师。陈丽君主要负责教语文,汤倩龙负责教美术、音乐和体育,“在我们来之前,孩子们只有汉语、藏文和数学三门课,所以汤倩龙成了全校最受欢迎的老师。”陈丽君回忆称,在藏区支教除了要上课外,还要种菜、挑水、烧火、做饭,“因为我们吃的饭是几个老师轮流煮的,有时上着课我就要跑出去煮饭,吃完午饭后要看着孩子们写作业,下午放学后就带他们去散步、爬山或者给菜浇水。”

  收获藏区孩子的

  信任和喜爱

  9个月的支教过程中,陈丽君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藏区的天气很冷,洗碗只能用冷水洗,孩子们经常会主动过来帮忙洗碗,有时看我们还没吃完,就会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陈丽君称,由于草场资源紧缺,很多藏民的收入来源都是靠卖虫草,“藏民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他们普遍认为读书亏本,酸奶、酥油和牛奶在他们心里是最好的东西。”

  陈丽君说,与教育观念同样落后的,还有藏民的医疗意识,“从村子到最近的医疗点要一个多小时,而且收费有点贵,所以大人孩子基本不怎么去看病。”为此,周末放假时,陈丽君和汤倩龙便会带着从网上募捐而来的衣物和药品到村民家中做客。

  期间,她认识了一个5岁的小女孩嘎嘎,“嘎嘎长得很漂亮,但是眼球上有白点,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怀疑可能得了白内障。”得知情况后,陈丽君便说服嘎嘎的家人让她带嘎嘎去昌都市看病,但除了嘎嘎的妈妈外,其他家人都不同意。“我说我们出钱给嘎嘎治病,她的家人还是不肯,最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成功说服他们。”后来,陈丽君将嘎嘎带到昌都市里看病,经检查确认嘎嘎得了眼角膜白斑,需要去成都换眼角膜,“但嘎嘎的父母从没有去过成都,很害怕,最后我们又重新回到了村子里。”

  成立公益项目

  让知识改变命运

  2015年12月,陈丽君和汤倩龙结束了支教,返回家乡举办婚礼,但离开西藏的他们并没有忘记那个地方。去年,夫妇俩成立了“小龙山区儿童公益项目”,“单单依靠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想把城市的资源带向西藏,希望搭建一个可以提供精准扶持的平台。”陈丽君称,嘎嘎的遭遇让她和丈夫深刻意识到,村民的意识比当地的医疗条件更落后,“知识改变命运,只能通过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摆脱现状,从而改变人生。”为此,小龙山区儿童公益项目自成立后,便常常在网上招募支教老师,“我们找到了一家出版机构,把我们的故事和经历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后来招到了16名支教老师,并募捐到5万元作为支教补贴,现在他们已经过去支教了半年多了。”

  去年10月,陈丽君被评为了“广州好人”。谈及获得这一称号的感受,她坦言觉得很开心,“我一直在说服我的父母,希望他们可以因此给予更多的支持,也希望自己能给身边人带去更多正能量。”